农行完美收官政策性银行整装待发

频道:社保知识 日期: 浏览:0

农行完美收官 政策性银行整装待发

农行完美收官 政策性银行整装待发 更新时间:2010-8-1 0:07:52   本报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7月15日上午9时28分,“金融巨舰”农业银行正式驶入资本市场,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半壁江山”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会师上海和香港的资本市场,迈入新的改革与发展时代。

29日,上市11天的农业银行被正式计入上证指数、沪深300等成份指数。“大象”的入围,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又一大事。“发行规模、招股价、上市首日表现”,这最后一家国有大行上市之路的每一个节点,都伴随着闪光灯和观点的交锋,此次农行也不例外。

受A股市场放量大涨的刺激,农业银行7月28日上涨了2.16%,收于2.84元,参考A股股本数据,农业银行A股市值为8676.3亿元。如此一来,农业银行将排在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之后,成为两市第三大权重股。

依据上交所披露的数据,7月28日沪市总市值为16.04万亿元。随着7月29日农业银行计入指数,农业银行A股占上证指数的权重为5.13%,根据测算,农业银行每涨跌1分钱,将影响上证指数约0.48点。

这边农业银行护盘资金正举着杠铃,那边光大银行IPO28日已顺利过会,市场人士据此预测,光大银行IPO发行价在每股3元左右,融资规模不超过200亿元。

海外机构“大户”大举吃进农行的动作,无疑会让光大银行受到鼓舞。截至7月25日,港交所披露的农行H股大股东名单依次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美国资本研究和管理公司。

农行股改收官

H股接连被增持

4月5日到7月16日,119天,农业银行以意料之外的速度登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中国最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收官之作完成。

这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IPO的上市公司,其上市过程是最长也是最短。长在从股份公司成立到上市将近三年,短在从启动上市程序到最终上市只用了三个月。

如果说刚上市的农业银行可以用低调和平静来形容,那么上市几日以来的农业银行股价、特别是H股股价的表现,则无疑可以说让所有投资者“为之一振”。

农行H股周二收报3.51港元,全日上涨0.29%,为连续第六日上涨。该股在最近六个交易日中累计上涨9.35%,明显超过同期恒生指数上涨4.39%的表现。

H股大涨,A股疲软,农业银行A、H股折价率扩至9.2%。挂牌前后一度陷入轰轰烈烈“保发战”的农行H股,忽然摇身一变成为境外大型机构的一场盛宴。

根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资料,美国资本研究和管理公司于7月16日购入39.3亿股农行股份;紧随其后,麦格理于7月16日增持农行H股38.5亿股,高盛于7月19日增持1.89亿股,摩根士丹利于7月19日增持1.05亿股。总斥资达到了419.75亿港元。

截止到7月25日,港交所披露的农行H股大股东名单依次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美国资本研究和管理公司,分别持股约18.05%、16.9%、15.1%和12.79%,四大外资行持股总比例已高达62.84%。

而农行H股缘何如此受宠?“买入护盘”通常会发生在股价破发,而如今农行的股价远远高于发行价,增持的意义恐怕远不止如此。事实上“从估值角度看,农业银行也具有一定优势。”西南证券高级研究员付立春说,“不然,以精明过人的‘老美’怎么会舍得‘真金白银’?”付立春反问记者。

的确,以上周五A股市场上四大行的收盘价格,与今年一季度四大行的每股净资产相对应的市净率相比,工行2倍左右,建行1.92倍左右,中行1.68倍左右,而从CRMC基金买入农业银行的价格来看,3.219港元,相当于目前人民币2.83元,其市净率为1.67倍左右,在四大行的市净率中偏低,其估值优势明显。同样截至28日,农业银行静态市盈率也高达17.25倍,远高于其他金融股。

事实上回顾过往,农行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年。无论市场几多低迷,宏观经济环境也处于敏感的变幻之中,甚至IPO过程中遭受了诸多争议,农行上市道路几乎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严丝合缝地按照预定的计划推进着全球最大的一桩IPO。最终农行A+H共募集资金192亿美元,执行绿鞋后能达到220亿美元。

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方向为“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之后,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10月《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至此我国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收官之战就此正式打响。

而随后农行“三农业务”也从原来的“包袱”摇身一变成了现如今的“卖点”,支撑后者最大最好的理由便是中国正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而县域金融业务将在其中大有可为,营业网点和业务横跨城乡的农行为投资者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丰收景象。

“从建行2005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到中行、工行相继上市,再到农行的这场‘收官之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过数年股改,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迎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国有银行上市脱胎换骨

不可否认的是,当初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之时,是在悬崖峭壁的边缘揭开序幕的。

当时中国银行业的呆坏账之巨,令国内外金融界震惊。到1997年6月底,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30.21%,其中逾期贷款率17%,呆滞贷款余额4351.6亿元,呆账贷款余额1139.3亿元。

如何快速地使四大行成为具有正常免疫力和生命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唯有注资、改革。而汇金以注资者身份出现,四大行股份制改革真正拉开序幕。

随后国有银行沿着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海内外公开上市的路径,实施股份制改革。

当年建行IPO时,对中国银行业还很陌生的国际投资者有颇多质疑。在英国的爱丁堡,一位资深的基金经理曾要求当时的建行副行长范一飞把自己的右手放在胸口上,对他发誓“我讲的一切都是真的”。随后2005年建行在海外发股上市并获得了42倍的超额认购。

到了工行IPO时,道路顺畅不少,国际路演首日即获得3倍超额认购,并最终完成了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史上最大IPO,共筹集了219亿美元。从2005年的交行和建行,到不足5年后2010年的农行挂牌,加上其间上市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国有银行全部实现A+H股IPO,共募集资金超过700亿美元。

而上市仅是企业脱胎换骨的一部分。

财务报表显示,五大行的税后利润从2003年的-32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逾4212亿元;2009年末,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4%、1.52%、1.50%、1.36%,农行为2.91%,不良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投资者分享了中国银行业成长带来的红利。工、中、建、交四大行自上市以来,每年分红率持续保持在45%-60%的水平。以工商银行为例,上市4年累计分红1617亿元,居10年来内地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榜的榜首,并以超过400亿元成为年均分红额冠军。

但这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背后,付出了巨大的成本。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近1.4万亿元不良贷款。

在四大AMC成立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700亿元的再贷款,资产管理公司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固定利率为2.25%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如今,这笔巨额债务正成为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难题。

改革下一步:政策性银行

从当初被西方媒体指称“技术上已经破产”,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国有商业银行历经数年股改,展示了不俗的业绩:2008年,在金融危机肆虐下,工行、建行、中行居全球市值最大银行“前三甲”,利润创历史新高,此后工行、建行更蝉联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的冠亚军。

事实上,农行上市不应被看做国有银行改革的收官之作,而是下一轮改革的新起点。业内人士预计,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就是政策性银行,其中以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为主。

200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股份公司正式在京挂牌成立,成为我国首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其历时3年的国开行股改“长跑”终于告一段落,但是否转型为储蓄银行备受争议。

业内人士担忧不断的是,“国开行是开发银行,业务对象集中于政府类客户和大宗项目,业务比较单一,人员不多,机构网点只到省级,因此国开行既没有条件也不可能变成储蓄性商业银行。”

另一个担忧则是,如果2010年后国开行的融资方式还是以发行债券为主的话,将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困境。事实上,国开行作为第三大发债主体,凭借与国家相当的信用评级,具有融资能力强、成本低等优势。但根据银监会规定,国开行挂牌后新发行的债券风险仅在2010年底前为零。

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前途未定,另一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方案更受瞩目了。对于改革方案,最关心的只有两个问题,一是“注资注多少”,二是“自营的盘有多大”。

虽然各部委在注资主体、注资多少、自营业务比例、如何加强监管等方面依然还在协商,但是已经被决策层批复的改革方案却毫无争议地确定了继续走政策性银行的路子。所谓“改革不改政策性”,这个调子之前已经确定。

无论如何,整个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正走在路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走向何方?是规范政策范围还是进行商业化竞争,或是开辟“第三条”道路,不久的未来也终将会尘埃落定。

精密光学影像测量仪

光学影像测试仪

认可光学影像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