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爱乐乐团早在2004年便开始推行音乐季,今年9月,乐团将迎来第15个音乐季(2018-2019),上演近50台音乐会。
新乐季的票价十分亲民,20余场由上海爱乐主办的音乐会中,50元和100元的低价票占了总票房的一半以上。
上海爱乐乐团
献演“文献”经典
近些年,上海爱乐一直致力于积累并扩大交响曲的积累。即将到来的新乐季,乐团将集中上演一批堪称“文献”的经典,包括几部中国或上海首演的力作。
其中,马勒《第一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理查·施特劳斯《唐·吉坷德》、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贝多芬《C小调幻想合唱》将依次上演,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也将以音乐会版的形式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乐团的发展规划,未来二到三年,上海爱乐将完成古典音乐巨匠马勒、布鲁克纳所有交响作品的演出。
广邀海内外名家
新乐季里,上海爱乐还从国内外广邀艺术家加盟。
中国指挥家张艺、胡咏言、吕嘉、谭利华、张亮都在受邀指挥之列,享有德国指挥界“活化石”之称的马克思·博默、德国指挥家克劳斯·彼得·弗洛尔、韩国指挥家白镇铉作为“外援”,也加入了指挥之列。作为乐团2018年1月走马上任的新任艺术总监,张艺担起了多场音乐会的指挥重任。
新乐季里还能看到多位熟悉的华人演奏家面孔,小提琴家黄蒙拉、大提琴家秦立巍、中提琴家郑闻晓、中提琴家金朕纮、钢琴家宋思衡将各展所长,日本钢琴家横山信雄亦将受邀献演拉威尔《钢琴协奏曲》。
上海爱乐乐团
推广中国作品和原创
这些年,上海爱乐始终坚持中国原创,支持中国交响作品的传播。新乐季里,乐团将继续加强原创委约创作力度,实行驻团作曲家机制,以及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委约机制。
开幕音乐会上,乐团便委约作曲家于京君创作《“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原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为不了解管弦乐队的人而写的管弦乐,于京君从中国民歌《茉莉花》里撷取主题,在西方交响语言中融入中国元素,以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普及推广交响乐文化。
即将执棒此曲的张艺说,“《茉莉花》的曲调不仅中国人喜欢,西方观众也因为歌剧《图兰朵》而十分熟悉。《‘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只有17分钟左右,演奏不难,十分巧妙,非常适合在中国青少年中推广,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交响乐。”
新乐季里,乐团还将上演六套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乐团驻团作曲家龚天鹏以一带一路为题材创作的《第八交响曲》将世界首演;《中国经典影视音乐集萃》将集中呈现杜鸣心、吕其明、叶小刚、关峡、奚其明、金复载等影视音乐的精华;《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展演开幕音乐会》将推介叶小纲、周龙、张千一、关峡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典;《致敬“梁祝”问世六十周年音乐会》将重温《梁祝》的美妙;二胡大师闵惠芬逝世五周年时,宋飞、于红梅、严洁敏、邓建栋、段皑皑等二胡演奏家将齐聚上海,献演闵惠芬创作、改编、首演的作品。
在这些音乐会中,乐团还将陆续推出一些世界首演的作品,包括赵季平的《芦苇荡咏叹——电影“大话西游”随想》,吕其明的交响序曲《雷雨》(修订版),闵惠芬、瞿春泉的《音诗》(管弦乐版),王建民的《幻想叙事曲》(管弦乐版)等。
走出国门发中国声音
新乐季里,上海爱乐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
9月,乐团将在指挥家张艺带领下,在香港文化中心献演“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音乐会”。10月,上海爱乐和澳门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将在指挥家吕嘉的带领下献演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这也是第32届澳门国际音乐节的参演节目。
11月,乐团将再度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巡演,除了在泰国清迈的吉纳斯特拉国际音乐节献演中国和泰国经典交响乐名曲,还将在印尼的雅加达、棉兰举办音乐会,邀请印尼华侨指挥家黄胤灵、印尼钢琴家Christine Utomo、小提琴家Iskandar Widjaja同台献演。
2019年1月在美国费城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上海爱乐还将和费城交响组成联合乐团,举行费城首届中国新年音乐会,为美国观众送上来自中国新年的问候。指挥家张亮执棒音乐会,演出曲目中西合璧,上半场是西方经典交响,下半场则是上海爱乐、费城交响联合委约龚天鹏创作的《京剧幻想》。
这部长达80分钟的作品,第一部分的灵感来自京剧《曹操与杨修》《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二部分的创作素材主要来自《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用瑰丽的交响手法讲中国故事,把京剧的精气神“翻译”成了国际听众都听得懂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