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奔涌入海·北外滩|我们感情是永远美好的:一本老相册的归来2、随上海爷叔的镜头回1990年代,有人认出自己的外婆和舅舅3、2023年上海市投影仪(含投影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奔涌入海·北外滩|我们感情是永远美好的:一本老相册的归来
编者按:
2022年10月11日,澎湃新闻发布了一条《求扩散!记者在旧货店发现一本家庭相册,想物归原主》的稿件。起因是2019年4月23日,记者许海峰在虹口区霍山公园对面的旧货店发现了一本家庭相册,在一众旧物里尤为突出。从单人照片,到春节合照,记录了一对夫妻相知相爱,养育的六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爱意缓缓流淌。
在找寻失主,归还相册的过程中,随着澎湃新闻了解的深入,逐渐牵扯出一对夫妻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一段家庭的尘封往事——
“我们的感情是永远美好的”
父亲买下第一台相机的时候,老相册的制作已经接近尾声。这已经是家中第二本相册了。上海牌201,折叠式。17岁的邵德民捧着它,“咔——”1966年,虹口公园,一家八口整整齐齐站在镜头前,他拍下了人生第一张全家福。
一家人在虹口公园留影
父亲邵海泉是无锡北门姑里人,双亲去世得早,亲戚带他来上海闯荡生活。初来乍到,身无分文,他还是花一块钱在外滩的码头旁照了一张相,后来把它贴进相册里,写道:“上海,你真是个繁华的城市。”
早些年,父亲常混迹在上海火车站,做杂工、摆小摊,白布张开,玩具、花生、水果...散落在上面。没人的时候,他扭起三分钱一个的玩具青蛙,“嗞—嗞—哒、哒、哒——”看着它从这头跳到那头,再从那头跳到这头。一天下来,白布上,留下许多细小的,一对对枫叶形状的脚爪。
靠着摆摊的关系,他和周围的司机师傅熟络了,无家可归的日子便有了着落。打好招呼,趁着晚上夜深人静,司机便悄悄放他去路边停的车里睡觉。“我爸爸呢,就像一个流浪汉一样的,就是在马路上睡觉的。”
日子久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在虹口溧阳路的一间二层烟杂店租了一个灶间,晚上就有了固定的落脚处。后来,烟杂店的老板就成了他老丈人。“我妈妈呢,独生女,我外公很宝贝,见爸爸踏实又能干,想既当女婿又当儿子不是挺好的,就把他做了招女婿。我爸爸就是《林家铺子》里的寿生。”
父亲无依无靠,如外公所预料的一样,订了亲就一心扑在他家,学宁波的做派腔调。“外公是宁波人,我们吃的用的都是在讲宁波话,习惯也是宁波的。我现在讲的,就是上海宁波普通话。”一家子都是“上海宁波普通话”,逢年过节的宴会上,汤圆的芝麻馅必是现磨的,裹了猪油包进去。苔菜年糕必不可少,应季海鲜是最后一道大菜。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第三代。
1941年底,他们在贵州路160号的中国大饭店举行了婚礼,妻子穿中式旗袍,丈夫穿西装。后来,父亲把他和母亲的合照嵌在相册中间,下面写道“我们的感情是永远美好的”。
二姐照片
那时,相片要一元钱一张。到照相馆去是一件大事。但王开照相馆的老板,会专门请二姐免费去他那里照相,冲洗出来、放大,把它和许多明星海报一起贴在橱窗里。三妹很羡慕:“二姐是我们当中最漂亮的一个。我们当初那个时代,有几个女孩像她长得那么漂亮,打扮得那么时髦?没有,很少的。”所以提篮桥的居民,来来往往,都知道邵家有个漂亮姑娘。
六个孩子带起来总是辛苦。冬天早上,一个一个喊起来,排队洗脸。“我们洗脸,两个脸盆两侧,一只脸盆洗手,一只脸盆洗脸。”三妹是其中最像男孩子的一个,咋咋呼呼,淘气时总被父母罚去墙角站。“我头发还又硬又多,早上起来,容易翘出来嘛,爸爸就给我扎,手又很粗,我都疼死了。你看照片上最难看的一个人就是我。第五个妹妹和我两个人是小眼睛。他们都是大眼睛。”
结婚后不久,父亲找到了一份中央市场的后勤保障供应工作。由于市场是日本人开的,他便学了日语,来往打点间,也说得流利。父亲练得一手好书法,提篮桥哪里有新开张的店面,有时也叫父亲去题字。他写字往往不收钱,红旗食品店的招牌,当年就出自他手。父亲也偶尔当司机的差使。有一天,他送大老板去百乐门跳舞,等候的间隙,在门口买了一张彩票。等到开票那日一看,中了大奖——大西路的一套花园洋房。“全上海只有三个人中,当时的市长吴国桢还见了他,第二天上了报纸。”
“我们小孩都喜欢大家挤在一起,不肯去住。我爸爸说每次去呢,要付人家保安和打扫卫生的人好多钱,就把这房子卖掉了。”卖掉换了一大笔钱,拿十二根金条,顶下了海门路上一处石库门的房子,沿马路,开了一家烟杂店——复大成烟号。
如今杂货店已经变成了“黄山菜饭”。许海峰 图
“我父亲家生意很好的,因为海门路地段很好,提篮桥地区是虹口区的商业中心。原来这有三个电影院,在霍山路有东山戏院,在海门路有东海电影院,在东大名路有大名电影院,我们这个店,就是在这三个电影院的当中。看电影的人都要来我们这里买东西。那时候爸爸想搞一点点心吧,卖面包啊,卖一点糕点啊,谁想到我们六个小孩全都趴在柜台上,把东西全部吃完了。”
他们的邻居也有犹太人,讲上海话。“做菜的厨师送给我们好多碗啊,盆子啊,都给我们,但好像没好好保存吧,不然现在也捐去博物馆了呀!”不光是邻居,犹太人也喜欢和他们做生意。这是码头附近唯一一家卖香烟的店。父亲通过中间人摸清喜好,犹太人便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爱抽的烟丝,配合着烟斗、皮夹子一起售卖。“他们买东西很慷慨的,买各种在船上需要的东西。”
“1966年以后,拥有相册就不稀奇了”
父亲最疼的是独子邵德民。“他们平时对我和其他子女不一样的。比如我那时候早餐要吃包子的,肉包和豆沙包。我考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问我肚子饿了吃什么,我就说吃包子,他们都笑了。”那时候,大饼油条一个是三分钱,包子是一角钱,大部分人早餐只吃泡饭。
邵德民年幼时留影
“我妈妈烧烧饭啊,结结毛线衣啊,我爸爸就动动脑筋,夫妻两个互相帮衬着过了。”日子随着烟杂店的兴盛一点点丰裕起来,但有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钱依然要盘算着用。去虹口公园是一件大事,一家人都要梳洗打扮一番。门票五分钱一张,进去了拍一张照,冲洗印刷,一块钱,都算作消费。父亲在家喜欢练书法、唱京戏。他教大姐唱《四郎探母》,在一旁拉胡琴。“父亲很喜欢我,从小教我记日记、读古诗,教我唱戏。我唱得不好,他打我手板......儿子邵德民也喜欢听戏,但与父亲不同,他喜欢绍兴戏。东山戏院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听过好多遍。那里一天唱两场。晚上家里宵禁,妈妈就白天带他来,从一点半坐到四点半,可以还家里一下午清净。
1954年,公私合营,烟杂店收归国有,父母被分配去不同的百货公司做了采购员,从早上八点站到晚上八点。父母很少吵架,“我妈妈她,从来不一个人出去,一出去就是两个人一起走,都去的。他们两个人很要好的,出去老是手牵着手走的,周围街坊邻居都知道的。”
日子困难一点,他们就拿过去值钱的东西当掉——衣服、首饰、黄金,拿来折价贴补生活。三妹十四岁的时候,和二姐一起被母亲送到溧阳路的外婆家里住,一个月三块零花钱,吃喝都不在家里。那时候,外公外婆已经去世了,偌大的石库门房子只剩她们两个。三妹放学回家,会没来由地想起小时候被父亲卖掉的花园洋房,那里未曾谋面的清洁阿姨,“开一次门都要收费”的保安,被兄弟姐妹簇拥着的,不肯搬迁的童年。洋房是不是也像这里一样?她已经很久不和家里一起吃饭了,一个月三块钱不容易吃饱,但她还是长到了168厘米 ,高高大大的,在学校里报了跳高体育生。那时二姐已经在卷烟厂工作,长得瘦瘦小小的。夜里害怕的时候,她和二姐在一张床上抱着睡。白天又会打得不可开交。“我和二姐打架,她打不过我,回妈妈那去了!”从此,外婆的房子只住了三妹一个人,直到她19岁结婚,将这里装潢一番,做了婚房。
为了奖励邵德民考上澄衷高中,父亲给他买了相机,机身70元,镜头80元。又买了一套冲洗设备,最贵的是放大机,200元。“我父亲是非常喜欢摄影的,所以我后来在家里也搞摄影了。以前他拍的照片,我从底片冲洗到放大我都会的。就是为了培养我,他才买的。”
一整套冲洗设备放在家里的阁楼上,不见天日,从前阁楼是小辈的房间,两个姐姐搬出去后,家里宽敞了不少。冲洗照片的时候,他就把设备从阁楼搬到亭子间里,两侧窗帘一拉,就是一间暗房。为了省钱,邵德民自己买药粉、研究配方、做药水,从家旁边的胶片厂捡边角料拼贴起来,再装进胶卷盒里,冲印时可以省下一大笔钱。“我父亲买了设备以后就开始教,设备书都是我自己搞的,一点点懂了以后,需要什么,我给他说,他就提供我资金。”
“搞摄影成本就这样。自己拍照成本降下来了就没什么。”后来,他帮巷子里的街坊邻居印了不少照片。那时候就不再收钱了。
相册封面
1966年以前,家里有两本相册,一大一小。这本大相册留下来了,和父亲做的剪贴报、书摘摞在一起。邵海泉在自己大女儿的照片下写“我是大阿姐”,二女儿下写“我热爱自己的职业——绘图”,三女儿下写“我不动,你快拍”,四儿子下写“小亭梅柳,百花齐放”,五女儿下写“不,我是六年级生”,幺女儿下写“六点钟了,大姐快回来了”。
“我自己也有相册,和同学一起的合照。66 年以后,拥有相册就不稀奇了。因为我们有了照相机,自己能拍、能冲、能洗、能放。照片就很多,就没有这本稀奇。这是父亲最用心的一本。”邵德民说道。多年后,他从澎湃新闻手中再度拿到相册时,语气有些激动:“我能取回相册,已经是很感谢你们,其他都是小事了。”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邵德民没能念完澄衷,就被分配“上山下乡”。后告病在家,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
但他一直在拍照。“父亲当时能花这些钱培养我,我知道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后来在家里也是搞搞摄影。”他一直用黑白胶片,也给自己的小家庭拍照,直到数码相机的普及。”比起数码,我还是更喜欢胶片。数码太快了,咔嚓一下,五六张照片都出来。但胶片要等,等那个最好的时刻,一次只拍一张。”
邵德民 图
他最得意的照片一张是在纳米比亚国家森林公园的狮子——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一瞬间,他抓住了。当时队里一位同行老人拿不动长枪短炮,只带了一个索尼的变焦机:“这还可以打鸟的,一机打天下!”邵德民听后也买了一台,但买回来以后,他几乎再也没拍过照。
“我现在都不用了,就用手机拍,手机都1000万像素了。”
那时,大姐和二姐已经从石油化工厂和供电局退休了,三姐也从江阴回到了上海做采购,他从做老师转去了供销处,五妹和六妹分别还在卷烟厂和大众汽配厂,准备退休。
六子女留影(上)
六子女留影(下)
父亲过世已经有一年了,突发性脑溢血,终年96岁。老年痴呆的母亲从此患上了厌食症。
“我母亲90岁以后虽说是老年痴呆了,但是我父亲去世她还是知道的,也哭了几次。得了老年痴呆症后就不能清楚地表示自己要吃喝的意愿了。所以肯定是加速衰老了。”
父亲去世的十天里,黑白照前点上三炷香,延绵不断。家中白纸花、黑布环绕,子女各戴孝十天。“她看得见的呀,可能她也很难过,但是她的表达我们已经搞不清楚了。
在母亲生病的前两年,像年轻时一样牵着她的手散步,吃饭时看着她、喂她吃东西,陪她聊天,从不留她一个人待着。三妹来看她们,她到老了也还是高高大大,衣服宽,刚好合母亲的身。“爸爸看见我身上的衣服漂亮了,就叫我脱下来给我妈妈哦。说这件衣服也好漂亮啊,你妈妈可以穿。然后我妈妈呢,给我爸爸一天到晚打毛线,打得也好漂亮。”三妹回忆道。2018年,母亲也因脏腑衰竭,终年94岁。
生命最后的两年时光里,母亲一个人住在海门路的房子里,父亲走了,儿女也都成家了,身边只有两个保姆照顾。“我们都是有家庭啦,有小孩啦,平日里忙,所以就喊了两个保姆过来了。爸爸走了,我们就没有他照顾得那么好了。”
1942年父母合影
“他们说感情好的夫妻,不会超过两年。两年之内一定都是一个走了,另一个相继也要走的。所以我爸去世了,我就想妈妈在不久了。”
2018年年底,家里空荡荡的,海门路的房子出租了。邵德民花了八百块钱,请人把家清理了一遍。阁楼上的东西搬空了——剪贴报、书和相册,以及许多记忆里没有命名的旧物,被来人清理了,有些扔到垃圾桶里,有些流到旧货店,比如这本老相册。
2021年4月,提篮桥片区正式召开拆迁动员大会,这里将按照北外滩“一心两片、新旧融合”的总体格局,保留历史风貌,重新修缮。邵家的老房子人去楼空,弄堂里连只猫都不见,门封起来,砌成了一面灰色砖墙。
来年深秋,邵德民再度回到这里,对同行的记者说:“这扇门的照片你们拍下来,回去发给我一张。”此时,辗转经澎湃新闻之手,这本相册又回到了他们手上。但现在,他们似乎更爱用手机相册。微信上,他们转发过来一组父亲93岁生日那天的电子相册。开篇,爸爸坐在犹太人纪念馆对面的白马咖啡馆座椅上——双手垂放在膝盖上,额头光亮,两鬓斑白,嘴微微含着,像要开口说话。驼背、皱纹、白发,所有形容老人的词都可以留在他身上,也可以随时从他身上脱落,挪到另一个老人那里。
形容词变得笼统,也许是衰老的开始。“哎呀,老了是很可怜,我想我爸爸妈妈老了,我们没住在一起,在他们旁边。一个人很可怜的,我手机什么东西都不会操作,都是商场里的小帅哥美女教我的。哎呀,我碰到什么困难都是到商场里面去。”如今他们的孩子也老到要靠孩子的年龄了。
电子相册的背景音乐在放《粉红色的回忆》,连边框也是粉红色的,周围冒着特效泡泡。照片依次旋开去,下一张又弹出来,韩宝仪在大声唱:“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
老相册躺在一边,翻页里有经年陈旧的味道。
随上海爷叔的镜头回1990年代,有人认出自己的外婆和舅舅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近日,一段“欢迎回到上海90年代”的影像视频在社交圈被疯狂转发,在该视频中能看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风貌,不仅有著名地标南京路、静安寺,也有平常的上海里弄人家。不少网友看了视频后直呼感慨万千,称那是“回不去的上海,是属于上海人的乡愁”。
视频的拍摄者是一位上海爷叔秦兴培,今年已经75岁了。他出生在上海,成长在上海;1982年,他赴美国留学,后定居纽约。
1993年,秦兴培出现在视频中。 本文图均为 秦兴培 供图
1993年回国探亲前,秦兴培就听说上海的城市正在发生变化,“很多地方要动迁了”。为此,临行前他特意买了一台美国时兴的松下家庭手持摄像机,想要记录下上海的老房子、老弄堂,“因为以后可能就看不到了”。
在1993年回沪的两个月假期内,秦兴培带着这台摄像机走遍了上海10个中心市辖区,用镜头记录下了许多现在已然消逝的场景。1995年,秦兴培购买了一台立体相机。此后每年回上海探亲,除了拍视频,他还会用形状像“望远镜”的立体相机进行拍摄。
1993年,静安寺附近的愚园路万航渡路路口
从1993年-2012年,他总共拍摄了3万多幅立体相片和数十个小时的视频,先后用过5台摄像机、6个立体相机等。
有网友在观看了他拍摄的视频后,惊呼“在当时那个年代,爷叔手里的器材都是高档货,一套摄录设备和立体相机的价格,都可以在上海买间小房子了。”对此,秦兴培笑称:“当时我拍摄上海都是不计成本的。上海的变化速度之快让我非常有紧迫感,我每天关心的都是拍到了没有,拍了几卷。”
2015年,秦兴培开始整理、并陆续在一些视频网站发布自己当年拍摄的影像和照片资料。就在近日,上海的一个视频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将秦兴培的老上海视频整合剪辑后,一条名为“欢迎回到上海90年代”的视频成为了火遍朋友圈的爆款。
1993年的静安古寺
该视频号编辑部透露,在上海人胶卷也不太舍得用的90年代,老先生不仅拍下了上海的影像,而且涉及的区域非常之广,不仅有标志性的地段,许多经常被影像记录遗忘的区域也都拍摄了,“当时就觉得,几乎每个上海人都能从他的视频和立体照片里找到共鸣。”
1994年,龙华庙会
通过秦兴培的镜头,网友们好似坐上了时光机,在感叹时间飞逝、无比怀旧的同时,也再一次被上海的飞速发展所惊叹。
1994年,自忠路顺昌路口
【对话秦兴培】
澎湃新闻:为什么拍摄这些影像?
秦兴培:说来似乎很简单。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大变化开始了。“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我感到自己留恋的上海要变了。1993年回沪时,就开始用摄像机记录上海。两个月的假期,拍了几十盘录像带,10个多小时的录像,后来做成了52集视频。
我从2015年开始陆续发布这些视频,开头21集名为《二十年前的上海》;22-52集取名为《上海印象1993年》,涵盖的地区有南市、卢湾、黄浦、徐汇、闸北、静安、虹口、长宁、杨浦、普陀十个区,以及浦东杨家渡、塘桥。
我出国前曾去玩过的曹家渡、杨树浦,从前上班有时要经过的静安寺,自己熟悉的徐家汇、老西门,1993年都赶去拍了视频,觉得蛮怀念的。
1995年的秦兴培
澎湃新闻:在前往美国定居之前,你印象中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1993年,你从美国回上海,上海给你什么印象?
秦兴培:1982年去美国留学之前,我住在董家渡路附近的小普陀街。那时的上海,和1970年代没有什么差别,连人们的服装都没有开放。
1993年回沪后的第二天早晨,我就背了摄像机去街上拍摄了。1993年对上海的印象是,高楼又多了一些,而有些地方的大拆迁已经开始。比如我拍到的淮海路,北侧已经拆了不少房子;我拍的徐家汇,已经不是昔日我看到的徐家汇了。这就使得我有紧迫感了。
澎湃新闻:你的拍摄内容一般都是什么?
秦兴培:拍摄的主题(包括拍立体照片),是上海城市的整体风貌。上海的大小马路,不管是繁华的南京路,还是不起眼的南京街;长短街道,不管是长近5000米的万航渡路,还是短则70多米的南梅溪弄;各式房子,不管是利西路的老洋房,还是苏家巷的棚户屋;各个地区,不管是上只角还是下只角;各式弄堂,不管是老式里弄还是新式里弄;所有这些都是我要拍的对象。
我不刻意去寻找名人故居,但遇到了,会拍得更详细些。街头艺人,活狲出把戏(上海话,意为“耍猴”),卖拳头,削刀磨剪刀,弹棉花,画糖画,卖棉花糖,爆炒米花,儿童玩具摊,小菜场,点心摊,上海街上的一切,都是我拍摄的素材。
1998年的秦兴培
澎湃新闻:你拍摄影像的器材都是哪些?有网友说,你的摄像器材加起来在当时可以买一小间房子?
秦兴培:我一开始用的是松下手持摄像机、日立手持摄像机、JVC手持摄像机,后来还用过索尼数码手持摄像机、夏普手持摄像机。还有几台立体相机。
我这些花费全部加起来可以买一间小房子?当时我是完全不计成本的。我当时关心的是,要拍的拍到了没有,今天照片拍了几卷。
澎湃新闻:视频中,有市民看到你在拍摄觉得很稀奇。当时你带着这么高档的摄像机拍摄日常生活应该是非常特立独行的吧?
秦兴培:走街串巷拍摄,难免遇到各种人。大多数居民和路人支持和鼓励我拍正在大变动的上海。有些里弄居民还请我去居委会去歇歇脚,喝口茶。
拍摄时,许多人对我说:“快点拍,再勿拍拍勿着了。”不少人以为我是拆迁组来的,问什么时候拆迁,回答不是拆迁组或不知道,他们不满意,所以常以“早晏要拆的(上海话,意为“早晚要拆的”)”,一般就顶过去了。
也会遇到不欢迎的。有一次从晚报上得知某路段要拆了,回到上海的第一天就赶去那里拍,被一居民斥退不许拍。也有路人以言相劝“不要拍,这里不能拍”,语气当然比“介破个房子要拍啊(上海话,意为“这么破的房子也要拍啊”)”严厉得多。
有网友在秦兴培的视频中认出了一边啃大饼一边用钢盅锅子买豆浆的外婆。
澎湃新闻:视频发布以后,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还有网友在视频中甚至认出了一边啃大饼一边用钢盅锅子买豆浆的外婆。对此,你怎么看?
秦兴培:网友的互动对我是一种鼓励,不少人看见了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许多人看到了自己过去居住的房子。
大家在看视频的同时追忆过往,使我很感动,也让我感到作为一个上海人的骄傲。这些日子,我的B站账号“xingpei8888”一天就有一万多点击量,这说明一股怀旧之风正在上海遽然兴起。我感到自己为此付出的一切,非常值得。
怀旧,怀念自己家乡、自己的过去,是人之常情。众多网友的评论,犹如从一个人口中发出来的,这个人,就是上海人。上海人如此热爱自己的家乡,我是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了。
网友在秦兴培的视频中认出了自己的舅舅。
澎湃新闻:你最近有没有回过上海?上海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秦兴培:最近两次回上海是2018年、2019年,这离上次回上海有六年了。最深的印象是,地铁非常方便。过去假期在上海拍摄时,为节省时间,都用出租车。最近这两次回上海,感觉地铁比出租车更快、更便利。另外,当时我还在上海去逛了几个大商场,上海这样的大商场很多。我还去了南京西路上的星巴克烘焙工坊,这么大的星巴克,纽约也没有见过。
这些都说明,上海的变化非常大,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大变样,都超乎我的想象。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丁晓
2023年上海市投影仪(含投影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生产、销售的投影仪(含投影电视)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30批次产品。经检验,未发现不合格。其中生产企业1批次;实体销售11批次;电商销售18批次。
本次抽查所抽样品产地涉及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等7个省市。其中抽查到标称上海市生产企业共8批次;抽查到标称外省市生产企业共22批次。
本次监督抽查依据SHSSXZ0031-2023《投影机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组织实施。
2023年上海市投影仪(含投影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所检项目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
样品标称名称标称商标标称规格型号标称生产日期/批号标称生产者名称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被抽样销售者所在商场/电商平台认证机构
智能投影仪
Lenovo
L-PJT100P
2023年9月/——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联想(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抖音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微果智能投影仪
VIMGO
J71-5LO
-/-
深圳市烁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橙天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虹口分公司
瑞虹天地 / /
/
智能投影仪
JMGO
J92-5DL
-/-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橙天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虹口分公司
瑞虹天地 / /
/
多媒体液晶投影机
EPSON
CB-X06E
——/——
爱普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松尼科贸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液晶投影机
Panasonic
PT-WX3201
20230619/——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松尼科贸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投影机
Optoma
YDW5512
——/——
奥图码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发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便携式投影机
Optoma
W335
——/——
奥图码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发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智能激光投影仪
当贝
DBD 5XPro
-/-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
/
智能激光投影仪
当贝
DBX3
-/-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
/
激光投影仪
峰米
L065FCN
-/-
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
/
天猫魔屏智能投影仪
天猫魔屏
TMP_M2X
——/——
浙江天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智能投影仪
当贝
DBF3 Air
——/——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苏宁易购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智能投影仪
知麻
ZMLC3020
——/——
江苏金视传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苏宁易购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天猫魔屏智能投影仪
天猫魔屏
TMP_C1
——/——
传线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科洛弗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智能投影仪
坚果
J7A-5DO
-/-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九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 /
/
大眼橙智能投影仪
大眼橙
OBE X20S
-/-
深圳市橙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九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 /
/
大眼橙智能投影仪
大眼橙
OBE_X7DPro
-/-
深圳市橙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九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 /
/
投影仪
纽曼
T6
——/——
麦吉工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米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投影仪(多媒体投影机)
纽曼
T1
——/——
中山市数字云商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米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数据投影机
Sony
VPL-F906ZL
2022.9.20/-
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 /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投影仪
GIMI
XM03D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千之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翔路分公司
南翔印象城 / /
/
投影仪
GIMI
XM13R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千之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翔路分公司
南翔印象城 / /
/
投影仪
GIMI
XJ04D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千之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翔路分公司
南翔印象城 / /
/
多媒体液晶投影机
EPSON
CH-A100
2023.04.21/——
爱普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 天猫(直播间)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投影机
acer
AS600A
2023/05/06/——
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贞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投影机
acer
X1128H
2023/08/08/——
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贞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数码投影机
BenQ
MS560
——/——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数码投影机
BenQ
GV30
——/——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天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联想thinkplus高清投影仪
thinkplus
Air H6
2022-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捷悠实业有限公司
/ / 得物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智能投影仪
Lenovo
L-PJT100
2023年5月/——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联想(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抖音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