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投资理财方式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投资理财方式以及富人投资理财方式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现在除了股票,炒房,国债,还有哪些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投资理财方式?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5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昨天开始,就借用在互联网游牧民Sai对我的《投资的方法》(去年出版的)一书的读书笔记部分内容,分几天,来回应几个相关的问题。
在回应《投资怎么投?(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204442174543659316)》的最后谈到,有了钱的东印度公司也很给力,开辟了众多新航线,贸易量蹭蹭的上升。虽然当时的扩张在今天看来是罪恶的殖民(当年郑成功打的荷兰人就是他们公司的船队),不过它对股东真的是很实诚——公司创立的前一百年间,每年的分红高达12%到63%。
这儿接着谈。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这种新兴的“借钱模式”,让东印度公司的发展速度比过去的独立海上商队增加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也让远洋航海技术的成熟速度加快了好几倍,让大量的货品(以及文化)在东西方之间流转。在其赚钱的百多年间,这样的模式也让荷兰民众的财富积累速度增加了好几倍。将社会的财富以这种方式聚集在一点上,产生了惊人的爆发力,推动了文明技术的发展,不得不说是“股票”带来的社会价值。虽然侵略的恶性也因此成倍增加了,但总体来说其贡献还是要大于其破坏的。
一直到了18世纪,“由于与英国人之间战争不断,再加上国内对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
二、二级股票市场,从投资到投机
在东印度公司的鼎盛时期,由于其惊人的红利回报,“谁不买它的股票,简直就是傻瓜”,民众于是争先恐后的想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或者说,争先恐后的想把自己的钱借给东印度公司),当时几乎每个荷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但是呢,公司发行的股票数目是有限的(我们借这么多钱就够啦),而且一旦错过发行期就买不到。还想买更多股票的人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啦。
于是这个名叫“股票”的借条变成了可交易的商品。这个商品的定价虽然是由交易双方协商,但总体来说是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好坏而制定。
二级股票市场的形成给整件事情带来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
股票的定价=F(投资人认为东印度公司能赚多少钱)
那么二级股票市场形成之后,事情就变成了,
股票的定价=F(买卖双方认为其他民众认为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值多少钱)
商品贸易本就是一种从买卖的差价中赚取利润的活动。当股票也变成了商品,也就有了“股票的商人”专门从股票的买卖中赚钱。这样的商人叫做“投机者”。在东印度公司在世的将近两百年期间,其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上一度以IPO价格的12倍成交,后来据说是受到郁金香泡沫破裂的影响,股价一下又缩水了四分之三。
股价与郁金香球茎价格的跌落是否损伤了东印度公司,这个作者陈思进在书中没有提供直接的证据(也有说法是荷兰的经济因为郁金香泡沫而瘫痪了三年)——考虑到郁金香泡沫破灭发生在1637年,而那时候东印度公司还活得很好,这个猜测很可能是不成立的;不过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有千百万跟风投机的民众因此倒了霉。
投资是“有钱大家一起赚”的游戏。
投机是零和游戏。短线而言,二级股票市场本质上就是个大赌场。
三、从自由的投机市场到欺诈的投机市场
对于郁金香热潮的起因,作者陈思进的解释是因为“他们当时太有钱了”,而有钱的原因就在于“多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大多数人只会在有“闲钱”的时候才去多考虑钱生钱的事情;有钱的人多了,才能撑起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市场,才能炒出高价。不过更加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原始投机者”需要更多的“跟风投机者”,这个游戏才能玩得起来。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大量“跟风投机者”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郁金香热潮可堪称那个时代最成功的营销事件了。在那样的场景下,越是成功的营销,最终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跟风参与者既参与了投机也参与了营销,因此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共犯。
南海事件与郁金香事件非常像。不同之处在于,郁金香事件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南海事件“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用来诈骗股东的阴谋”。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借钱开船队,它发行股票是为了吸引人投资。而成立于1711年的英国南海公司,虽然也有南美洲以及太平洋群岛地区所有贸易的垄断权,却对开船队做贸易的活动一点也不用心。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是为了吸引人投机。
故事的背景大概是这样的:之前,英国政府为了跟西班牙人打仗,向英国民众借了几千万英镑(国债),借钱时承诺的利息是9%。仗打完了,英国政府又不想支付9%的利息了,只愿意支付5%,可是广大债主们不干。怎么办呢?干脆找一家大公司,给他一些好处(比如贸易垄断权),让他把民众手上的国债全都买下来,再支付他5%的利息。这家大公司也不用真的出几千万英镑的现金来从民众手上买国债,他只需要发行同等价值的股票,用自己的股票把民众手上的国债换过来就好。至于这家公司要怎么处理那4%的利息差,政府就不关心了。
南海公司在1720年1月成为了这家“股票换国债”的公司。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公众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上的国债,转而持有南海公司的股票?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南海公司都有强烈的意愿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做成公众眼中的“抢手货”,但如果仅仅是高于9%的红利,恐怕还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热度。
将在回复《怎样有效投资?》中接着谈。
除了投资房产,还能有哪些较稳定可靠的投资理财方式?
保险啊。大家对理财其实有很大误解。都认为理财就是赚钱。这是有偏颇的,理财的目的是为了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使资产保值,增值。而很多人往往忽视风险的存在,比如现在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如实地叙述了一个看起来小小的感冒却在30天之内致人死亡,而全程所需要的各种隐性的支出,其实是我们不常注意的。这是很多人忽视的健康风险,会造成财务负担。而如果忽视这些,逃避这些风险,就会给无论多么大利润的理财,都会造成损失。保险解决的就是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利用科学的杠杆,以小搏大。
还有养老风险,现在的养老谁还在靠国家?靠自己的存款?靠多养几套房?社保养老金替代率目前只有42%左右,现在每月20000收入,将来也就5000左右养老金,老了老了,正是享受生活的时候,却没钱了,年轻时想着老了周游世界也只能国内游了。还要备着一笔死钱存着,万一有点事救急,可是却不知道,今天存100过两年实际只有87元的实际购买价值,也不愿意听专业理财人员的讲解。这里要说RFP是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是专业的风险规划师。去找具备这些资质的人员。除了养老风险不能完全通过社保,存款解决,也不能全靠房产,现在随着城市的建设,拆迁了很多人,很多人家都有几套房,未来房产税的征收,必将带来养房成本提高,交几年房产税,又一套房出来了,谁还留着房产保值?那时候房产也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了。那时候您也想卖房,您又急需用钱,可是中介那里到处都是卖房的信息,怎么可能马上兑现?只有降价出手。那还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吗?但是,适当保有房产是可以的。
保险是一定要配置的,很多人说买了,您买得对吗?够吗?别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保险公司是以国家信誉做担保,保险法规定,不允许保险公司倒闭的。所以保险是最安全的转移风险的科学方式。最近的安邦保险涉及保险储备金被挪用的风险,保监会直接接管了,期限一年。就是为了保障客户的利益。
实际上理财是讲究市场错配,周期错配,达到平衡风险,减少风险的目的,但真正规避,转移风险是必须配置保险产品的。就像房子没有地基,无论盖得多高都是海市蜃楼。
关于本次投资理财方式和富人投资理财方式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