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体会“等效替代”、“分析归纳”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0 分)
1.实验器材: 相同的蜡烛一对(其它合适的替代物也可)、平板玻璃、支架、白纸、刻度尺、直角三角板、量角器、铅笔、光屏、火柴。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过程及结论(80 分)
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中间画一条横线,按图示安装好实验器材,并用直角三角板检查玻璃板与白纸是否垂直。
2.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某位置,观察它的像,用另一支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观察它与像能否重合,重合后,用铅笔标记物与像的位置 A、A′,再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然后观察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3.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两次,重复操作步骤 2,在白纸上分别标记物与像的位置 B、B′和 C、C′。
4.取出白纸,连接 A 和 A′、B 和 B′、C 和 C′,观察并用量角器测量三次实验中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间夹角的度数,再用刻度尺分别测出 A 和 A′、B 和 B′、C和 C′到镜面的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5.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选填“虚”或“实” );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 (4)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四、整理实验用品(10 分)
视频加载中...
试题三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0 分)
1.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及砝码一套、量筒(100mL)、烧杯、镊子、盐水。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过程及结论(80 分)
1.使用前先将天平横梁调节平衡。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
3.把烧杯中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盐水体积 V。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2。
5.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求出盐水密度。
6.测量结果:所测盐水密度 ρ= g/cm3 = 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整理实验器材(10 分)
视频加载中...
试题六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0 分)
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导线若干。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过程及结论(80 分)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节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另一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4.重复实验步骤 3,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R = Ω
5.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 。
四、整理实验器材(10 分)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