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指数低开低走,大幅下跌,除银行、券商有资金护盘跌幅稍小外,全市场板块今日爆跌,以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教育传媒、大数据为代表的创业板、中小板跌幅及资金流出数量均排前。下午资金继续离场,出现2千余只股票跌停。上证指数跌7.4%,收在4192.87点。根据资金统计:中小板、创业板、医药、房地产、计算机板块排名资金净流出前列。
1475亿资金恐慌逃离 五类股遭主力机构抛售
主力异动行为透露一大信号
市场资金进出
根据证券之星快赢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两市今日的总成交金额为14913.54亿元,和上一交易日相比减少2310.4亿元,资金净流出1474.7亿。
板块资金进出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前五位板块分别是:无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前五位板块分别是:机械仪表 信息技术 金融保险 金属矿产 石油化工
当日板块资金流向前五名
序号
行业名称
净流入金额(万元)
占成交金额比例
行业指数
1
机械仪表
-5284915.78
0.2549
2040.35
2
信息技术
-3048307.41
0.3326
3040.36
3
金融保险
-2913756.44
0.1726
1940.59
4
金属矿产
-2200897.14
0.2429
1354.9
5
石油化工
-2088570.6
0.2796
1710.12
个股资金进出
资金净流入的前五位个股分别是:燃控科技 大连控股 全通教育 金鹰股份 中国交建
资金净流出的前五位个股分别是:中国平安 京东方A 中国重工 中信证券 国电电力
当日资金净流入排名前十个股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净流入金额(万元)
占成交金额比例
最新价
涨跌幅
1
300152
燃控科技
246365.05
72.24%
42.34
10.00%
2
600747
大连控股
138705.35
57.49%
9.05
9.96%
3
300359
全通教育
56005.92
30.83%
105.75
4.91%
4
600232
金鹰股份
41028.8
38.66%
14.93
10.02%
5
601800
中国交建
33614.57
10.07%
15.74
5.21%
6
600871
石化油服
30595.02
14.92%
11.65
10.01%
7
600415
小商品城
28853.98
5.35%
16.43
-9.03%
8
000981
银亿股份
26095.5
37.14%
26.48
10.01%
9
300368
汇金股份
26094.81
28.22%
32.96
9.94%
10
000709
河北钢铁
25985.54
3.84%
6.47
-2.12%
摸底公私募回调期选择题:硬扛、伺机出逃抑或借机抄底
反弹了两天的行情再次被泼上冷水。
就在6月25日午盘后,上证指数大幅跳水,跌幅一度接近4%,盘中失守4500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4527.78点,跌幅3.46%;深证成指报收15692.1点,跌幅3.80%;创业板指数报收3206.38点,跌幅5.23%。
而在上周(6月15日-19日),大盘更是遭遇了13.45%的跌幅,创下了7年以来最大周跌幅记录。在大盘剧烈回调之际,各路资金如何选择?死命硬扛?伺机出逃抑或借机抄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公募、私募以及QFII等多类机构,每家机构都有不同的选择。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鲜有机构抄底。尽管承认未来是牛市格局,但多数机构在操作上略显谨慎。“未来大盘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等大盘真正企稳,并且有政策面配合之下才考虑重新进入。”一位已大幅减仓的基金经理表示。
同一天,盈信瑞峰合伙人张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上周的回调幅度仍不够,未来或将有更深度的回调。“当市场出现恐慌性回调时,才是合适的买入之机。”张峰表示。
部分私募提前清仓
继5·28股灾之后,上周上证指数又遭遇了13.32%的周跌幅。在市场剧烈回调之下,部分私募基金也开始了减仓之举。
好买基金仓位测算显示,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1.79%,当前仓位75.61%。其中,股票型基金下降1.79%,标准混合型基金下降1.79%,当前仓位分别为83.2%和64.93%。
“暴跌第二天我就跑出来了,本来第一天就打算跑但是有事耽误了。现在大盘正在进行横盘整理,目前来说不会再进去。”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而有私募基金在此前就已大幅减仓。盈信瑞峰合伙人张峰告诉记者,在5·28大跌之前公司就已经把仓位降至50%以下。“我们看中的是价值投资,要物超所值。只要我们看中的公司股价进入安全区,我们就会买入,与大盘指数的关联并不大。”张峰表示。
5月28日,股市暴跌。上证指数下跌321.44点,跌幅6.5%,报收4620.27点,逾500只个股跌停。深证成指跌幅6.19%,创业板跌幅5.39%。5·28股灾一度引发市场恐慌。
“在5200点的时候就已经全部清仓了。上周也没有进行抄底。现在的风格与之前不同了,目前我还在观察,但是只有在4000点之下才会考虑抄底。”北京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盈信瑞峰张峰也向记者透露,上周大跌公司只进行了小幅加仓。
不过也有私募并未对仓位做任何调整。上海一家私募的基金经理就向记者透露, “主要基于对所选标的比较看好,相信未来还是大牛市。所以上周即使暴跌,我也没做任何调仓。”该基金经理表示,环保、互联网是其比较看好的行业。
远策投资的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公司在上周的仓位变化也不大。“上周是否调仓与基金经理所拿股票结构有关。如果前期拿的是创业板,涨幅已经很大了,上周调仓动作可能比较大。”该基金经理认为。
公募调换重仓股
相比之下,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在大跌中很少减仓,记者了解到部分公募基金仍然保持在90%以上的高仓位运作。
根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结果,2015年6月15至19日当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91.28%,比前期上升0.47个百分点;而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8.08%,较前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我们仓位在整个回调过程中没有做剧烈的调整。我们做投资是立于长远,希望从大的格局去把握未来投资。短期的市场调整,我认为更多的是情绪性因素。”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经理认为,其所管理的基金权益类产品占比仍维持在9成左右。
该基金经理表示,情绪性因素的最大难点在于难以把握何时释放以及释放强度多大。“到底是通过仓位频繁的调整来追求这种短期的效益还是去投资一个更大的格局,我觉得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后一种。”其表示。
“仓位频繁调整的成功率并不高。这种短期的波动,只要是我们认为长期大的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仓位我们是不会基于短期的市场情绪因素来做剧烈的变化。”上述基金经理认为。
不过,尽管仓位未进行调整,但在前十大持仓个股上进行了变动。“对于前期涨幅过高的,我们做了一定仓位的降低。尽管我们看好它未来的一个发展,但是由于它短期涨得实在是太快了,对未来透支过多,我们会进行减仓处理。”上述券商系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将会对重仓标的进行优选组合。
大盘剧烈震荡之下该如何选择,大成基金则表示,在股票市场情绪较低时,将倾向以债券配置和新股申购策略为主,辅以较低的股票仓位配置。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则表示,将倾向于寻找更好的投资标的,而不是从整体仓位上进行变换。
此外,深圳一位QFII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其在大跌之前就已把仓位降至50%以下。
大盘回调风格转换?
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认为,上周大盘回调正是市场风格转换契机。
一家大型私募的基金经理认为,大盘将会在4500左右挣扎,市场风格也将转向蓝筹。“从涨幅上看,蓝筹股前期涨幅较小,此外经济企稳也将会对蓝筹股产生一定促进作用。蓝筹股与经济密切相关。如果经济企稳,银行股的空间更大,也更安全。”
浙商资管公募基金经理李冬认为,未来在牛市大格局之下,过去遍地股神的阶段将会成为过去,后期市场会出现分化。“分化的格局下,对于投资者来讲,对选择方向以及甄选个股的能力的要求会更高,未来将是对投资进行精选的时代。”李冬向记者表示。
此外,多位基金经理均认为,大盘将继续进行回调。“市场回调肯定会出现,至于回调到何时多久,则取决于市场情绪的改变。”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不过对于回调幅度却有不同看法。“未来还会回调,但回调幅度不会像之前剧烈。”北京一家知名私募的基金经理判断,今年之内大盘不会突破6000点,市场风格将向价值投资倾斜。
而盈信瑞峰合伙人张峰认为,上周的回调幅度仍不够,未来将有更深度的回调。“创业板风险要警惕,蓝筹股一直处于低估位置。”张峰表示。
大盘不断回调之时,资金该进行如何选择?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经过上周回调,未来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震荡。“从投资上来讲,我觉得反而是一个机会。因为像前段时间急剧的上涨过程中很难去寻找一个很好的进仓时机,对于现在的这种格局反而我们认为在建仓上更为有利。”其表示。
张峰告诉记者,当市场出现恐慌性回调时,将会是公司的买入之机。“目前我还是比较谨慎,看好的板块是医药和消费。”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市场一旦企稳就会借机加仓,在涨到大家都认为比较乐观的时候将会选择清仓。
“未来大盘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等大盘真正企稳,并且有政策面配合之下才考虑重新进入。”前述已在暴跌之周大幅减仓的基金经理表示,风险看得多了,就会越发谨慎。该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国企改革、军工将是其重点关注领域。(21世纪经济报道)
A股再暴跌:去杠杆波及场内融资 私募重新思考策略
A股连续两日反弹初现暖意时,又有暴跌来袭。
6月25日,在“国务院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75%存贷比红线”等利好信息刺激下,上证指数微幅高开,早盘呈现窄幅震荡走势,但下午1点30分之后,上证指数逐步下行,一度在15分钟内下跌超过100点,最高跌幅曾达4.38%,截至收盘,收报于4527.78,下跌3.46%,仍站在技术派称为“生命线”的60日均线之上。
市场对成长股的偏爱暂时远去,创业板指数走势更弱,跌幅一度达6.23%,截至收盘,收报于3206.38,下跌5.23%。当日,中信一级所有行业全部收跌,两市仅有不到370只股票上涨。
A股市场这轮调整看起来仍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去杠杆波及场内融资
“去场外杠杆是个痛苦的过程。”6月19日,深圳一位“80后”公募基金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高杠杆的市场,涨起来连续一天涨一百多点很正常,跌起来几百点也不奇怪。实际上杠杆最高的场外配资并无法监测到,不知道目前去杠杆程度如何,但目前市场情绪很大程度上由这些资金变化影响”。
一个值得重视的迹象是,除了场外配资去杠杆,从6月19日暴跌开始,此前持续增长的场内融资余额已在逐步下降。
证金公司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券商融资余额持续增长的趋势,终于在6月19日的暴跌中发生了变化。6月18日,券商融资余额为22664.3亿元,到6月19日收盘,这一数据已降至22608.2亿元。6月23日、24日,尽管市场出现反弹,但是券商融资余额继续下滑,为22452.7亿元、22049.2亿元。
与此同时,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亦在锐减。6月18日,这一数字为388585名,但6月19日、6月23日这个数字持续大幅减少,分别为324707名、285286名。6月24日,这一数据有所反弹,为316315名,当天,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379638名。
6月25日,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市场的增量资金明显不足。5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减持了两千多亿元,新股发行抽水效应明显,一些基民赎回很厉害,加上交易成本消耗,资金净流出可能有四五千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单是5月,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套现的规模就达到1500多亿元,较4月暴增93%。
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从上周以来的市场暴跌,已经“杀”掉了一些高杠杆融资盘,现在还有一些配资资金濒临爆仓,这是加速市场下跌的重要原因。现在场内融资余额也在下降,去杠杆还在进行中。
当然,尽管趋势扭转,但券商两融风险可控。
6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经A股近两周的调整,国内某规模偏小的券商营业部两融业务部分客户已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风险,但整体风险可控。该营业部共3000多两融账户,目前融资余额规模6亿多元。其强平线为140%,目前维持担保比例在150%左右的高风险客户只是占约1%。据了解上述营业部情况的人士介绍,一般客户若是临近平仓线,只要卖出部分股票,维持担保比例就上去了,所以即便是针对高风险客户,券商的两融整体可控。
私募重设市场策略
A股市场这轮调整看起来仍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清查配资以及降杠杆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取消存贷比限制信号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市场近期维持震荡调整在情理之中。”上投摩根基金6月25日称。
6月25日,前海开源基金则风险提示称,市场调整仍未结束,“抄底”仍需谨慎。
前海开源分析,从实质影响来看,截至1季度末商业银行存贷比仅为65.7%,距离75%监管红线尚远,且当前银行信贷的有效需求较低,取消存贷比并不能改善当前信贷环境,反而使得市场对于降准预期有所延后。
由此,前海开源表示,上周五市场大幅下跌后公司便强调短期即便出现超跌反弹,也不建议此时大幅“抄底”,在新股发行节奏加快以及监管政策趋紧的情况下,资金面已经出现拐点,短期调整的压力仍然存在。
追求绝对收益的机构应对调整压力的直接方式,就是继续减仓。
“预计市场还会往下继续调整,大概率会击穿前边的低点。”6月25日,旭诚资产总经理陈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日公司已减了部分仓位。
“我们感觉人心在变,得重新思考下策略。”6月25日,华南某偏交易风格私募公司老总表示,之前市场多高的股票都敢追进去,但是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这轮调整周期可能杀伤性会比想象的大。
上述老总称,身边许多私募公司,包括一些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团队,近期都在减仓。人心变了之后,市场会发生很大变化。
继续恋战的资金,需要在市场分化中找对方向。
“市场分化已经很明显。”上述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发现,近期小股票大多已经下跌了30%到40%,但是金融股起到了一定的刹车效应,而钢铁、煤炭、航运、航空、铁路的一些股票反而创了新高。
6月25日,博时产业新动力基金经理蔡滨认为,预计未来市场短期内仍将呈现震荡调整的特征,不同的行业板块、同一板块的个股之间的表现将出现较大的分化。(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