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4亿曹德旺向3省再捐巨款曾直言陈光标不懂慈善陈光标公司股票代码

频道:卡片知识 日期: 浏览:0

9月3日,据福耀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向福建、湖北、贵州3省捐款14亿元,用于这些地区的教育、救灾、扶贫等项目。

此举一经公布,便引发网友的高度赞扬,称赞他是真正的企业家、慈善家,甚至有网友褒奖他是国内企业家中唯一的“活菩萨”。

事实上,曹德旺还真当得起这样的荣誉。要知道他迄今为止对外的捐款,早已经超过了120亿,还声称不会给孩子留钱,死之前要把所有的钱全部捐给社会。为了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他甚至还开创了国内捐股票做慈善的先河,硬生生地让国家出台了一套完整的股票捐助的制度,成立了“河仁基金会”,他的善心和善行帮助了无数的人,称其功德无量毫不夸张。

可是,像曹老先生这样的慈善家毕竟是少数,无数的企业老板在赚钱后却沉沦在自我的感官享受之中,极尽奢华之能事。对于这样的现象,就连京东的刘强东都看不下去了,他在一次演讲中直言不讳地说道:“穷人的存在,是富人的耻辱。现在很多企业家,早已经忘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承诺了。”

这些年网络上的舆论对于富人不太友善,各种仇富的言论和心理也在底层民众中蔓延,根源何在,出路何在?个人认为其实和富人的“为富不仁”颇有关系。

1、先富起来的群体背后,是几代人的默默付出

在40多年前,每个人都一穷二白的那个时代,出现了一句惊天动地的口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无数的人在政策的红利下开始下海做生意、创业,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今天的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到了无数的政策红利、人口红利、机会红利,他们的成功有自我努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以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为代价的。

其实,很多老板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几十年前无数英烈的巨大牺牲、得益于数十年前无数人不计报酬的基础建设、开放以后无数人的廉价劳动,正是这些因素的因缘际会,才让他们有了今天的财富和地位。可是要知道,那些英烈的子孙如今依然在农村默默耕耘、那些为国家基建奉献一生的人依然穷困潦倒、那些付出青春的廉价劳动力如今也垂垂老矣,他们的付出难道真的就一文不值?难道就真的不值得你们去回馈一丝一毫?

2、有钱人的快乐无法想象,有钱人的痛苦同样难以想象

随着财富的增长,许多富豪开始花式享受“快意人生”。他们买飞机、买游艇、买豪车,开始换房子、换学历甚至换原配,极尽奢华之能事。他们的快乐,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然而,有钱的他们真的就幸福了吗?事实上未必。

马云说:当你有了1个亿之后,钱就变成了一个数字。可是企业家的财富数字有多和少,老板的精神境界也有高与低。许多企业的老板在拥有了财富后,开始变得焦虑甚至抑郁,他们在陡然而富之后,却失去了奋斗的理由和目标,开始沉沦在金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搜狐张朝阳在一次采访中直言:“我那么有钱,我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可为什么还是那么痛苦?我觉得幸福和金钱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知道你们会说我装,但这是我的真心话。”

如今,各种老板因抑郁而离世的新闻屡屡见诸于报端,财富给他们带来巨大享受的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巨大的负担和痛苦来源,这或许也是金钱带来的副作用吧。

3、一个企业家的终极价值的体现,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无论是为了践行当初“先富带动后富”的承诺,还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做慈善不但是他们自我实现的路径,更是他们应有的本分。

人生匆匆数十载寒暑,时代和际遇让很多人成为了财富的掌握者,当你的财富累积到亿万,个人的享受已经难以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了。此时此刻,如何用财富让社会、让国家、让世界更美好,这才是一个企业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曹德旺老先生在一次采访中,直言不讳地批评陈光标:我认为他的慈善方式没有任何好处。做慈善不是要让人感谢你,而是你应该感谢那些接受你布施的人。感谢他们给了你布施的机会,而且做完之后要马上忘掉,不要奢求所谓的回报,“无住心布施”才是《金刚经》中关于布施的真谛。

如此通透豁达而又境界高远的大实业家、大慈善家,在国内可谓独树一帜、寥寥无几,真心为曹老的善举善行点赞。

影像测量仪系统

自动测量仪公司

光学影像量测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