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国内生产水平还相当低,60年代我国还没有私有制经济,全都是公有制经济,大家的收入来源全靠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所以一个正常人来讲,是不可能有100万存款的,能有100万存款的人只有那些祖上富裕的人,才有可能流传下来。但是在那个年代,即使有钱也没地方花,因为购买商品都是以计划供应为主,要有粮票、肉票、油票、布票等各种票根才能买到相应的东西,每人定量供应,所以即使有钱也没地方用。
那么1966年的100万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其实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对比的话,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多的可能几十亿,少的可能就几百万。
M2对比
M2即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即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量。1966年国家的M2总量是566.3亿人民币,截止2018年末我国M2余额182.67万亿元,半个多世纪增长了差不多3226倍。也就是说如果从M2增长的角度来对比的话,当时的100万,相当于现在的32.26亿。
GDP增长
如果是从GDP增长来对比的话,1966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767.2亿元,2018年末我国GDP总量高达90.3万亿元,半个世纪增长了1176倍,从这方面来对比的话,也就是那时候的100万相当于现在的11.76亿。
人均收入
很多人都认为人均收入比较能正确的体现社会的发展水平,下图是1966年全国主要城市人均收入水平,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在年收入360元左右,也就是差不多每个月30元左右。这是平均的数据,每个月30元的收入是不是有偏高,只有当时领过工资的人才最清楚。
而到了2018年全国居民年收入差不多在5万左右,差不多每个月4166元,等于是1966年的139倍左右,从这方面来对比的话,那么当时的100万就相当于现在的1.39亿。
很多人都喜欢从物价方面来对比,但由于1966年我国的物价统计暂时中断,所以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数据。而且物价即使到现在国家也会进行控制,不会任其大涨,所以物价上涨的幅度有限,从这方面来对比的话,可能那时候的100万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三千万左右。
其实在那个年代即使真的有人有100万的话,并不是好事,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就不讲了。在当时公有制的体制下,靠个人工资是不可能有100万存款的,只有那些祖上富裕的人才有可能有那么多的钱,但当时越是有钱的人就应该越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