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983年一令人安心也值钱1983年2元股票值多少钱

频道:银行理财 日期: 浏览:0

1983年,时年巴菲特53岁。

历史背景

国际:

1983年1月5日,前苏联核动力人造卫星“宇宙1402号”失去控制。

1983年1月19日,苹果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

1983年1月25日,美、英、荷共同研制的红外天文卫星升空。

国内:

1983年1月9日,我国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复制成功。

1983年1月15日,中国第一条120路海底电缆通讯工程竣工。

1983年1月16日,中国第一个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孕育的婴儿诞生。

题外话

大家在学习看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实际上是没有想过的。

很多人觉得我们说的很多事情,比如说良性循环,边际成本增量不大这样的标题,或者是这样的标语或口号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日日修行在身边。

就是你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就是你前进修炼的阶梯。

所以王阳明说事上磨,事上练,事上磨练,每次进步一点点,那下一次就会好一点。一年、三年、五年下来,人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3年学习摘抄(一)

1、生活,事业,总是兜兜转转,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包括重复,重复就是repeat,必不可少的事情。

2、重质胜过重量,质和量,数量和质量相比,他更加重视质量而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

3、我们很少大幅举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如果我们真的要举债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采取长期固定利率。

4、巴菲特一贯保守,一贯是以安全为考量,他多少年大家都知道都不举债,不建议大家用融资杠杆去买股票,实际上不代表巴菲特不用杠杆。

5、我们宁愿放弃很多吸引人的投资机会,也要避免过多的融资负债,尽管这么做,有的时候因为这种做法比较保守。尽管如此保守的做法,有时使我们的业绩打了点折扣,但是考虑到我们对投保人,存款人,贷款人,全体股东的信托义务,这也是唯一令我们安心的做法。

6、冲得猛的方法,当然业绩也很好看,但是它不一定安全。

7、在冲得猛和活得久之间,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后者。

8、令人安心也值钱。

9、保留下来的一美元是否能创造至少一美元的价值,这就是一美元原则。

10、如果把一些好公司随便卖掉的话,我们可能会在接下来的资产配置中犯新的错误。

11、我们不希望再次犯下资金配置错误导致我们投入次一级的产业,因为这个次一级不太好的这个公司身上你越挣扎越努力就像陷在流沙里面一样挣扎。在沙漠流沙中越挣扎陷得越快。

12、我们的行事风格是,我们宁可整体的结果稍微逊色一点,也不愿花大把的银子去处理那些糟糕的事务。

13、我们一般在前进道路上考虑更多的是高歌猛进,很少去考虑如果冲得猛,它带来的负面效益而后续增加大量的成本、精力、时间、资金、人力的成本去回填当年的那个坑。

14、我们会坦诚地向你们作汇报。无论好和坏。因为巴菲特认为一个公开误导别人的CEO,最后私底下会把自己给误导了。

15、坦诚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好多投资机会不多见,而且容易被盗用,因此通常我们不会详细地说明投资时机。

正文(一)

1983年年度的信件,通常是1984年的1月份或3月份,就是第一季度写的。通常情况是这样的。

这一年1983年,美国的里根总统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拖垮对手的一个重大战略规划。当然美国当时的对手就是苏联,这个后来就是直接导致后来苏联的解体,当然它不是直接的导火索,它只是战略上拖垮了对方,这个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就不再展开说了。

这一年美国是继续上一年的大牛市,标普上涨了22.4%,很厉害。

伯克希尔在巴菲特领导下更是高歌猛进,在原来赚钱的基础上,再次上涨32.3%,取得了超额的回报。跑赢了大市。

在1983年这个年度信件,巴菲特讲了一些非常经典非常精彩的话,这些经典和精彩的话,时隔到今天已经40多年了,今天读起来,还对我们今天的工作,对我们今天的市场,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这封信中,巴菲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谈到伯克希尔的经营理念。

这封信中,还提到了内布拉斯加州的家具店,就是B夫人创造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店并购的过程。提到了水牛城晚报,提到了喜诗糖果。

然后他花重要的篇幅讲了一下我们为什么不分股,分股就是split,就是一个股票价格高了,就是我们A股说的,比如说十送十,十送十在英文中就是一分二,一分二就是我们中文中说的十送十,就是一股变两股,因为那个时候。

就是1983年,年底收盘的时候,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票收盘在1300美金左右。是历史上以年度来看的话,第一次收盘超过一千美金一股,那么一千美金一股,对于当时的美国市场也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因为从来没有股票的单价这么高过。

然后在这篇的附件中,巴菲特花了相当的篇幅讲了一个事情,就是商誉,公司的商誉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大概看一下。

巴菲特开篇写道,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去年伯克希尔的股东人数有1900人,增加到了2900人,股东人数增加,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公司与蓝筹印花公司合并。

上一年的信中写道了,伯克希尔是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来并购蓝筹印花。

他说一下增加了这么多新股东,可能新来的股东与我们原来的老股东相比,对我们企业的主要原则不太清楚,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再说一遍。

所以大家学这个巴菲特致股东信,经常看这个老头也越来越啰嗦了,把一些话,反过来,调过去的说,这个没办法,

生活,事业,总是兜兜转转,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包括重复,重复就是repeat,必不可少的事情。

巴菲特提到的第一个公司的企业原则,他说尽管我们登记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伯克希尔有限责任公司,但是我们以合伙人的心态来经营。这个是第一个,叫查理和我将大家,伯克希尔的股东视为合伙人,不仅仅是一个上班的CEO。

第二就是我们是以所有者为导向的原则,我们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主人,把大家视作公司的主人。这便是我们要考虑的。

我们不仅仅是来这里上个班,当CEO董事长上个班,拿个工资就完了。不是这样的,而且我告诉大家。

巴菲特说,而且我告诉大家,所有的董事,伯克希尔的董事大股东都是伯克希尔的大股东,五个董事中至少有四个将自己家族财产超过一半放在伯克希尔的股票上。

这句话意思是我们吃自己做的饭,we eat our cooking,这在英文中是个成语似的,我们吃自己做的饭,让你放心。

第三点就是我们长远的经营目标就是我们干这个公司,我们的目标是将每股的内在价值的年均增长率最大化。

我们不把伯克希尔的规模作为衡量公司的重要业绩,就是规模的扩大我们不是很考虑的,我们考虑它每股内在价值的年均增长率的最大化。

巴菲特这话的意思就是说,

重质胜过重量,质和量,数量和质量相比,他更加重视质量而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自然而然地会扩大,但是质是放在量的前面。那么达到这个目标,下一点达到这个目标通过什么来实现呢?

巴菲特说,我们希望通过直接拥有能够产生现金,并且拥有稳定的高净资产回报率的多元化公司来实现。

你看巴菲特说的有几点,我们怎么来实现,比较的增长率最大化的目标呢?那么我就希望拥有一系列多元化的公司。

第一能产生现金流,第二还要有稳定的高ROE,别今年一赚钱,明年又亏,今年赚十个亿,明年赚五千万,后年大亏,大后年又赚五个亿,这个来来去去的受不了,稳定也很重要。

下面一点就是说会计政策。

就是我们采取的企业的所有权的方法与传统的会计原则的局限性是有点冲突的。因为根据GAAP的这个会计准则,有些盈余无法真实的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这就是在过去两年中我们花时间来讲了一下这个事情,会计准则对于它真实价值的反映是有局限的,但是会计结果并不影响我们的运营或资金配置的决策。

也就是说,巴菲特不以政策或者系统的漏洞作为借口而避免自己为股东创造价值最大化的决策,这点是需要勇气的。

下一点他说,

我们很少大幅举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如果我们真的要举债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采取长期固定利率。

巴菲特一贯保守,一贯是以安全为考量,他多少年大家都知道都不举债,不建议大家用融资杠杆去买股票,实际上不代表巴菲特不用杠杆,

这句话非常重要。

他说,我们很少大幅举债,那也不是说不举债,不是绝对不举债。

他说一旦我们这么做的话,我们希望采取长期的固定利率。前两年,巴菲特就发行了债券,利率是12.5%,为期25年。

巴菲特说

我们宁愿放弃很多吸引人的投资机会,也要避免过多的融资负债,尽管这么做,有的时候因为这种做法比较保守。

尽管如此保守的做法,有时使我们的业绩打了点折扣,但是考虑到我们对投保人,存款人,贷款人,全体股东的信托义务,这也是唯一令我们安心的做法。

这点看得很令人感动,巴菲特今年也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也53岁了。

他说这个

冲得猛的方法,当然业绩很好看,但是它不一定安全

所以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我们讲到的一句话就是

在冲得猛和活得久之间,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后者。

这个说法和思路一脉相承,实际上也是从巴菲特这样的话得来的。

实际上巴菲特在哪一年具体说过什么话,说实话我也不一定记得,但是他的很多话,在我很多年,相隔时空,数十年相隔时空,相去万里的情况下,一读到真的觉得是直击心灵,因为他说的话就是我心中想的,所以个人的感觉真的是很感动。

比如说我们过去两三年就写过一句话叫

令人安心也值钱。

你今天把钱托付给一个人,他去瞎搞,买了一百倍市盈率然后涨到200倍,当然赚一倍很高兴,但问题是他哪天突然跌50%也不是没有什么不可以。

那大家按照常识来,100倍的市盈率,200倍的市盈率跌50%,到100倍市盈率,100倍市盈率再跌一半,跌到50倍也没什么不可以,甚至说50倍市盈率再跌一半到25倍市盈率,25也可以。

那按这种常识,那你1块钱变成2毛5,你的投资体系还能很坚定吗?它通常情况可能人是崩溃了,尤其是在你全部身家性命都在上面的情况下,你别跟我说100万拿出百分之一来玩一玩,这不算的。

所以巴菲特讲到这点。令人安心也是让我们避免过度的融资,所以这点,第一我们很少大幅举债,第二避免过度融资,他用了很少大幅,还有过度,这些关键词。

下一点,管理层的心愿不会靠股东的花费来实现。也就是说,我们作为管理层,我们不会乱花钱,我们不会盲目扩大规模,而忽视股东的长期利益,巴菲特就把自己和股东视为一体。因为他自己是这个公司的大股东。

下一点是我们认为应该定期检查检验结果,定期回顾,我们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呢?那

保留下来的一美元是否能创造至少一美元的价值,这就是一美元原则。

以前讲过的。

下一点是说只有得到的价值和付出的价值至少一样多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发行新股,否则的话,发行新股对老股东不利。

再下一点,就是说你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有一种态度是,查理和我都是一致的,就是不论价格高低,我们绝对不会出售伯克希尔所拥有的好公司。

就是说那些好公司我们可能会一直拿着,那这样的话,只要我们预期它们能够产生一些现金流,只要我们对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劳资关系感到安心。

如果把一些好公司随便卖掉的话,我们可能会在接下来的资产配置中犯新的错误。

就是

我们不希望再次犯下资金配置错误导致我们投入次一级的产业,因为这个次一级不太好的这个公司身上你越挣扎越努力就像陷在流沙里面一样挣扎。在沙漠流沙中越挣扎陷得越快。

所以

我们的行事风格是,我们宁可整体的结果稍微逊色一点,也不愿花大把的银子去处理那些糟糕的事务。

这点很重要。

就是说

我们一般在前进道路上考虑更多的是高歌猛进,很少去考虑如果冲得猛,它带来的负面效益而后续增加大量的成本、精力、时间、资金、人力的成本去回填当年的那个坑。

就是你陷在那个坑里,你回填它很麻烦的,要牵扯大量的精力,这点有经历的朋友或企业家一定会有,有经历的企业家朋友一定会有感同身受的。

再下一点

我们会坦诚地向你们作汇报。无论好和坏。

因为巴菲特认为

一个公开误导别人的CEO,最后私底下会把自己给误导了。

但是他下一点说的是

坦诚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好多投资机会不多见,而且容易被盗用,因此通常我们不会详细地说明投资时机。

这就是巴菲特给所有股东重复了一些自己企业管理的原则。尤其对新进的股东,因为他们由于这个并购增加了不少股东。

上海影像仪官方

光学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上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