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言凤语
在中国企业史上,有一个伟大的年份,那就是1984年。很多现在都叫得上口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这一年年初,邓小平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南下视察。2月1日,已经回到广州的邓小平,写下“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并在最后的落款上,把时间写为“1984年1月26日”,表明还在深圳时已经有这个评价。
在这之后,人们对改革开放又充满了信心。
在山东青岛,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为了整治工厂,张瑞敏上任后就制定了13条规章制度,其中第一条是“
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
”。
“
张瑞敏砸冰箱
”也成为海尔的一个传奇。当时张瑞敏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76台冰箱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议把这些冰箱以低价处理给职工,但张瑞敏不这么认为。他一声令下,76台冰箱被砸成了废铁。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个职工两年的工资。
当然,1984年的故事还远不止这些:
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史玉柱,在安徽省统计局的办公室里编写了第一个统计系统软件,他发誓要做中国的IBM;
同样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段永平,他不久之后将坐着火车到珠江三角洲去,于是有了后面的小霸王和步步高,如今OPPO和VIVO正是出自他手;
在惠州,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开辟自己的工厂,他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家电公司TCL。
当然,1984年对于碧桂园也有着特殊意义。碧桂园总部四楼有一处历史文化展馆,这处展馆的碧桂园历史是从1984年开始的。
1984年1月29日,邓小平南下视察路过顺德在清晖园停歇,时任县委书记欧广源向邓小平汇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顺德的发展情况。他表示顺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一是大力发展塘鱼和花卉,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欧广源提到顺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包括北滘经济开发公司。这是北滘镇为统筹乡镇企业的发展专门成立的公司。
这份《北滘经济开发公司关于成立建筑队和基础工程对招聘技术人员的报告》里说得很明白,“为了实施对北滘镇的总体规划和综合开发北滘的土地”,公司决定增设土地开发部和基础工程部,而土地开发需要建立一个建筑工程队和一个打桩队。
这份报告里提到的招聘人员就有杨国强,还是时任北滘镇党委书记冯润胜亲自找来的。
其实从1976年开始,杨国强已是房管所施工队施工员,房管所没有工程的时候,杨国强就尝试自己承揽一些活,带领十来个人盖房子当包工头。在当包工头期间,杨国强承揽的最大工程,是碧江中学的建设。正是这一工程让杨国强真正意义上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4年年尾的一天,北滘镇很有名气的“包工头”杨国强,在街上碰到北滘镇党委书记冯润胜,“胜哥”坐在车里叫住他说:“
强仔,是不是考虑一下为群众、为社会服务一下?
”
因为与冯润胜的这次谈话,杨国强放弃了继续当包工头的念头,他选择了平台,进入刚成立不久的北滘镇经济发展总公司,靠着镇总公司给的一枚公章和一间办公室,组建北滘区建筑工程队。
谁也想不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慢慢孕育出今日的碧桂园集团。
这一年,碧桂园开始了她的前传。
▼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系列▼
1978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
1979,松下电器进入中国
1980,深圳特区成立
1981,世界首台PC出现
1982,疯狂的君子兰
1983,先富起来的人
(文章素材整理自网络及现有素材)
编辑/版式:北斗九星、东门吹雪
审校:桂园叔、南姑娘
今天的
《碧桂园日课》
你学习了吗?点击进入“
一课一思进
”小程序:
一课一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