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亚太金融危机前,为了减轻泰铢贬值压力,泰国政府出了一个昏招,通过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外资、企业和居民持有泰铢,但是这个吸引力是以固定汇率为前提的,如果汇率贬值,拿出来的利息再高也抵不过汇率贬值,那就换不回原来那么多美元了,所以这个方法只能说给高估的汇率打了个补丁,汇率高估的问题并没有实际解决。
索罗斯看准机会,带动各路炒家疯狂抛售泰铢,泰铢越跌,大家越不要泰铢,形成恶性循环。
之前吸引来的大量外资,或购买房产、股票或投资实业,这时候纷纷退出,因为赚泰铢不划算啊;
因为泰铢贬值,泰国企业采购国外的设备、原材料都变贵了,经济衰退期间销售又困难,很多企业倒闭破产,新项目投资也减少。
写字楼、商铺很难出售,开发商就还不上贷款;
还有泰铢贬值前借入美元外债,需要赚更多的泰铢才还的上,这些都导致银行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失去了支持实体经济能力。
泰国危机的本质,还是泰国经济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欲盖弥彰,最终导致了3年的严重衰退。
我是夸夸,欢迎点赞留言,一分钟就有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