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赋能公益?在腾讯党委广州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微信支付公共服务中心总经理辛建华看来,互联网公司除了“出钱、出人”,更要“出技术、出平台”。
“在探索通过数字化平台助力社会公益发展的过程,微信支付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打造安全、操作简单、运行高效的公益解决方案,以及灵活、便捷的公益福利发放模式。”辛建华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微信支付目前已推出三种公益模式:第一、针对乡村小学的“知识星光”,为乡村小学捐建星光图书角;第二、跟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一起,针对环卫工人群体做了环卫工人“爱心餐”项目;第三、今年针对广州的困难群众,推出此次“穗岁康爱心保公益计划”。
据介绍,今年最新推出的“穗岁康爱心保公益计划”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扶贫基金会与微信支付共同推出。通过这项计划,广州市户籍的低保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只需花0.01元,即可参保2022年度“穗岁康”保险,保障最高可达245万元。重点保障内容包括:住院和门诊特定病种基本医疗费用补偿,保额上限100万;住院合规药品费用和检验检查费用补偿,保额上限100万;门诊合规药品费用补偿,保额上限30万等(详见《穗岁康2022理赔细则》)。
“截至目前,已有逾2万人通过一分钱的形式投保穗岁康。”广州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说,“过往,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往往只有基本医保和慈善医疗救助两重保障,但在遭遇重大疾病时仍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虽然找了各种救助渠道,但治疗费用缺口依旧巨大。而当困难群体买了以重疾保障为重点的穗岁康时,无疑在两重保障之间增加了又一道保障网。”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民政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约4224万人,特困人员470多万人。低收入、困难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
“微信支付主要围绕两个方向推进公益项目,一是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如残障儿童、老年人等,另一个方向是面向受尊重的群体,如老师、交警、环卫工人、医护工作者、志愿者等,通过互联网公益项目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谢意。”辛建华称。
在资金方面,据介绍“穗岁康爱心保公益计划”目前的投入资金由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项目由广州市慈善会联动一线社工共同实施,广州市户籍的困难群体通过微信支付指定的小程序进行身份验证后,即可领取“穗岁康爱心券”,凭爱心券享受0.01元投保市场价180元“穗岁康”保险的福利,并由腾讯微保提供全流程投保支持。
“公益项目长期运营的核心是有持续资金。一个企业投一年、两年可以,投十年、二十年很难,未来我们希望联合更多的有公益意愿的商户、组织团体加入,推动穗岁康爱心保等公益项目覆盖更多人群”,辛建华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