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只基金亏11年10只未回本工银瑞信科创基金封闭3年工行瑞信互联网基金

频道:贷款知识 日期: 浏览:0

见过年化收益率为负的公募基金么?去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看看,那里有一大把!

见过成立之后超过11年时间都不能回本的公募基金么?去看看工银瑞信红利混合基金吧,自2007年7月份成立以来,至今已有11年多,但总回报却是亏损了12.67%!!!

知更君很难想象,如果自己买了一个基金,被整整套了11年,中间竟然还历经了一个大牛市,会不会大爆粗口:草泥马,这操盘水平得烂到什么地步??

所以,当首批7只科技创新基金获批的时候,知更君看到了工银瑞信的名字,更看到独一份的“封闭三年”,真的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好吧,可能是我没有当韭菜的觉悟!

单纯从资产管理总规模来看,工银瑞信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工银瑞信的总资产管理规模高达5619亿元,在全部13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加上背后工商银行的光环,想不耀眼都难!

但如果解剖一下资产管理的结构,看到的就是另一幅场景:

5619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中,股票型基金仅有390.03亿元,混合型基金仅有215.8亿元,二者合计占比不过10.76%;债券型基金为825.79亿元,货币型基金则高达4172.38亿元,货基一家就占比高达74%!

这说明了什么?谁都知道,货基的流动性很大,要想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货基规模,就得有一个强势平台的长期支持——工银瑞信的大股东是宇宙第一大行“中国工商银行”,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额的货币基金规模并不奇怪!用一位基金分析师的话说,那就是“虚胖”也是“胖”嘛!

但如果换句话来形容,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其实就是建设在巨人肩膀上的“空中楼阁”——假如从巨人肩膀上跳下来,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能力上,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就变成了一个行业里的普通人!

须知,按照WIND统计,工银瑞信的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最新规模有190亿元左右;混合型基金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也有30亿元左右。如果剔除掉这些,工银瑞信布局权益市场的主动管理的股混基金规模,也就约400亿元。

那么,这约400亿元的权益类主动管理规模,工银瑞信给持有人带来了怎样的回报呢?

虽然知更君以前模糊地知道,工银瑞信的权益投资实力不强,但仔细看完数据后却颠覆了我的认知:比我想象的,要更糟糕!

成立于2007年的工银瑞信红利混合基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只基金成立至今,已历经7位基金经理,但在长达11年多的时间里,却极少有机会超越自己的比较基准。如下图所示,自2015年A股暴跌之后,该基金与比较基准的差距竟然越来越大,颇有一蹶不振的态势:

WIND数据(截至2019年4月24日)

而令持有人更难受的,还不是工银瑞信红利总是跑输于比较基准,而是如果从成立起持有至今,长达11年多时间里,历经几次大波动行情后,竟然还会亏钱——根据WIND数据,4月25日该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为0.8733,也就是说,长期持有工银瑞信红利的结果是,11年多的时间里竟亏损了12.67%!!!!

但如果论杀伤力,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的股混基金中,工银瑞信红利还不算最狠的。在10只成立以来就还没回本的基金中,工银瑞信互联网加以其首募金额之庞大、亏损幅度之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一杀手”——2015年借市场风口疯狂圈钱,一口气首募了197亿元;但至4月25日,该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只有0.334元,扎扎实实地给持有人亏掉了66.6%——好一个“吉利数字”!!!!

从下图可以看到,工银瑞信互联网加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背离有多么的惊人。这也充分说明了,工银瑞信互联网加业绩的糟糕,其根子原因在于基金经理的操盘能力,而非所跟踪业绩比较基准的糟糕。但问题是,这只基金也已经历经了5位基金经理执掌,那到底是基金经理个人有问题,还是公司的整体投研团队实力有问题呢?

WIND数据

让投资者欲哭无泪的是,长期以来被套后就不忍离场的习惯,让首募197亿份的持有人中,超过一半投资者竟然坚持到了现在。2019年一季报显示,工银瑞信互联网加仍有约100亿的份额,这样,即便不计算近四年间中途离场的那些“泪人”们的损失,坚持至今的这100亿份额持有人,就足足被坑杀了66.6亿元之多——资本市场上韭菜再多,也不是这么个割法吧!

你以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持有人中,悲痛的只有工银瑞信红利和工银瑞信互联网加?那你太低看这家公司的“杀伤力”了。

根据WIND数据统计后,知更君发现,工银瑞信竟然还有8只股票型基金,至今累计单位净值仍未回到面值以上。具体情况如下图:

WIND数据

细心的你可能注意到,这些基金产品中,除了工银瑞信农业产业和工银瑞信养老产业外,其他都是聚焦的经济转型方向,往宽泛的角度去看,其中就存在不少“科技创新”的成分。OK,看官们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研能力。

所以,当首批获批的科技创新基金中,出现了工银瑞信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混合型基金的身影时,知更君着实在手心里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虽然投研实力不行,但背靠工商银行这个巨无霸,营销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在科创板正处于超级风口的当下,“猪”都能飞上天,如果按照工银瑞信互联网加的套路,敞开了肚皮再次猛圈“钱”,还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

但值得拍手的是,貌似有统一指导,首批7只科技创新基金齐刷刷地都规定了首募上限“10亿元”,这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借风口“圈钱”的恶习。但与其他基金不同,工银瑞信科技创新基金是独一份的三年封闭期,虽然有参与战略配售的优势,但三年之后科创板的风口还会如现在这么强劲么?知更君手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

本文源自知更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光学测量仪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