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两家有着万亿资产规模的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巨头,唯二的以不良资产主业IPO的上市公司,其市值分别约为446.5亿港元与349.1亿港元,加起来都不够其万亿资产的零头。是资本市场的无情抛弃,还是一个时代的过去?
两大AMC的股票持续下行。
截至2023年1月11日,中国信达收盘价1.17港元,折合人民币1块钱。相比2014年最高点时的4.5港元跌去了大半,总市值446.5亿港元。而中国华融股价跌到0.43港元,市值仅为349.1亿。
中国信达股价走势
战略投资者账面损失惨重。
2016年中远海运金融以2.88元(人民币)认购了中国信达逾19.078亿股新股,成为第三大股东。中国华融今年初以1.02元(人民币)的价格引入新的五大战投
浮亏70%。
中国华融股价走势
上一篇《中国信达预告半年净利下降30-35%,AMC进入微利时代》中也提到,当前几大资产管理公司面临资产质量承压,风险资产出清、传统不良资产业务收益收窄、附重组业务收缩等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ROA/ROE等持续下行,资本市场就此抛弃不良资产,万亿资产的两大AMC仅有小百亿元市值,估计大部分从业者也是不认同的。
数据来源:根据信达年报整理
再论投资价值
股神巴菲特说过:“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两大AMC的股价创新低,更可能是投资机会。
1、中国不良资产的市场规模依然庞大,金融机构及非金不良总量可达20万亿且持续增长。
虽然相比早几年,当前市场进入了一个正常利润,AMC因风险出清的微利阶段。当下宏观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存量经营与转型的重要时期,不良资产的生成将维持高位。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化解依然是中国金融、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
2、中国信达依然是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一哥”
,
哪怕传统不良资产、附重组等主营业务这几年受市场、政策影响较大,但在困境企业重整、困境资产等新领域,依然有着人才、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而中国华融的风险资产出清之后,回到不良资产的正常回报也是大概率事件。
3、单纯从
分红情况来看:
中国信达上市以来,每年基本保持了差不多每股0.1港元的分红,按照1元的股价来算,分红带来回报就有10%,好过市场上大部分的投资品种的回报。
资本市场的暂时抛弃不代表没有投资价值,还有可能代表了资本市场对不良资产的无知(盲目跟进时是、无脑抛弃时更是)
。没有投资不了的股票,只有投资不了的价格。
那问题来了,是投资不良资产项目还是买不良资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