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真的来了!就在上周国有6大行降低存款利率的消息公布之后,本周降息的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
6月8日,六大国有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从之前的0.25%下调到0.2%;
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
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6月12日,多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
下调幅度在5到15个基点不等
6月13日,2023年央行首次降息落地
央行下调了公开市场操作(OMO)七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为去年8月以来首次下调;当天,央行又将隔夜、7天期、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
虽然说降息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给股市和实体经济带来潜在的增量资金,可是对于低风险的投资人,降息意味着拿到手的收益又少了三五毛,不管是什么样的存款,现在的利率已经全面处于建国以来最低的水平了。
有人瞧不上这样的蝇头小利,感觉只有高成长高回报才叫投资,可在我们看来,股票、股票基金这类高波动高回报的资产主要获取的是增值收入,需要等投资资产明显增值后才能获利。既然需要增值才能变现,那就需要研究入场和卖出的时点,
简单地说就是低买高卖
,对于投资标的也要严格筛选。这样的获利模式需要不急用的长期资金,毕竟什么时候能落袋为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我们的生活支出不能等到明天,毕竟每天每月都有日常开支,需要不间断的现金流来维系。除了睡前的工作收入,存款利息、债券利息、理财产品收益、房租都可以提供持续的现金流,覆盖一定的生活成本。
那现在降息了,有什么增加稳健收益的理财办法吗?到哪里去找不让人心跳加速的小幸福呢?
暖心小幸福1:美元存款
人民币是降息了,可地球是圆的呀。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美元还处在加息周期中。顺着这个思路去银行打听了下美元存款的利率,还真的挖到了一个小金矿。
不比不知道,沪上美元存款收益比人民币存款利率真是高出一大截。
现在浦发银行的美元
1年期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在4%左右;中信银行根据资金量可以
约
到4.0%/4.7%的美元1年定存;兴业银行的美元1年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4.8~5.0%的水平;就连体量庞大的工商银行5万美元存款利率也可以达到4.3%。
虽然美元利率在经过多次加息后已处于加息周期的后半段,美元存款利率继续走高的空间有限,但中美之间的利差还将长期存在。如果家里孩子有出国读书的想法,趁着这两年美元在利息高位,持有高息存款锁定较高收益率还真是个暖心小幸福。
暖心小幸福2:债券基金
货币宽松、央行降息另一个明显受惠的资产就是债券了。今年以来在资金面宽松,投资人风险偏好下降的利好加持下,主要的债券综合指数和债券基金指数气势如虹,屡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中证全债指数、债券型基金指数年内涨幅
2.81%、2.07%
,跑赢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0.95%、-0.52%的同期涨幅。不仅如此,债券基金的平均最大回撤仅有-0.61%,远低于同期的股票基金-13.28%和混合型基金-10.81%的水平。
债券基金的暖心之处不仅在于长期提供正回报,还在于它的收益预期非常稳定。以债券基金指数为例,在过去的10年间,每个自然年度的收益均为正。
债券基金指数过去10年(2013-2022)收益率一览
年份
收益率
年份
收益率
2013
0.98%
2014
17.82%
2015
10.77%
2016
0.39%
2017
2.01%
2018
4.25%
2019
6.09%
2020
4.33%
2021
4.84%
2022
0.76%
和存款利率相比,债券基金也是依靠净值提高获利,但这种增值预期长期看
的
见,短期摸得着,适合中低风险投资人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