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待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潜力企业
若不是管理层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一家杰出的企业何以至此?
在历史上,中国宝安曾是一家响当当的企业,
曾创造过中国证券史上的多个第一!
比如:
曾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发行了新中国的第一张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券、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
首次通过证券二级市场控股另一家上市公司上海延中实业;
第一家收购机场(1992年收购武汉南湖机场)进行房地产成片开发的企业;
成为中国境内首例分拆企业上市的上市公司(2004年分拆马应龙);
成功策划武汉商场成为深交所第一家异地上市公司;
开办新中国第一家财务顾问公司-安信财务顾问,协助川盐化、甘长风等二十多家国企改制上市。
【中国宝安的交易所行业分类属性为:综合类】
一、历史沿革
在2004年以及之前的年份,中国宝安都还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直到2005年,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的企业性质
开始从国有法人变成了其他法人。
过程甚是玄妙,
外人肯定是难以得知内中的缘由及曲折。
2005年的年报中如此批注:
此时,深圳市国资委原则上同意了该股权转让
但中央国资委尚未批复;
而且,直到2006年年报披露的时候,
中央也还是没有批准,
甚至因此还拖延了中国宝安的股权分置改革进程。
公司自2006 年 1 月 7 日开始就披露公告
筹划开展股权分置改革。
直到2007 年 12 月 18 日,
才收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股转让的批复公告;
自此之后,上市公司就彻底与国企身份告别。
二、公司的业务内容及发展变革
公司的证监会行业属性分类为综合类,大致从事以下四类业务:
第一部分、贝特瑞(835185.NEEQ)
贝特瑞是国内最早做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一家企业
其重要客户有松下、LG化学、三星、SKI、村田。
2019年在天然石墨方面,
贝特瑞占松下、三星、村田采购量的比例都在60%以上;
占LGC 需求的近30%,2020年有望提升到50%。
中低端车型的材料由三元转磷酸铁锂的趋势明确,
这将增加对天然石墨的需求【方正证券】
在全球市场上石墨负极的份额中,天然石墨占64%;
这是因为LG、松下和三星在电解液等材料上的技术水平更高,
喜欢配套低成本的天然石墨。
而贝特瑞在天然石墨的国内供给份额方面一家独大,
2019年的市占率达到了73%
因为它在黑龙江有一个优质的鳞片石墨矿。
下一阶段的负极材料发展趋势将是
人造+天然石墨的复合负极材料;
其性价比高,能以更低的价格满足对负极一侧能量密度的需求。
贝特瑞具有较高的研发水平,
在人造石墨方面的制造经验丰富(国内市场份额约第五),
将是行业内复合能力最强的龙头企业。
2021年,惠州市的2万吨人造石墨和2万吨天然石墨产线将建成。
(2020年底在环评公示)
除了石墨负极,在更领先的硅碳负极材料方面:
贝特瑞也已间接供货特斯拉。
2019年约2000吨货主要供给三星和松下,市占率第一。
硅基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可达4200mAh/g,
是石墨负极材料的10倍,是配套高镍三元正极的理想材料。
公司的第三代硅碳负极比容量高达1500mAh/g,
单吨均价约23万元/吨。
2020年,中国硅碳负极的出货量约0.9万吨,
占全部负极材料的比例约2%。
2022年国内硅碳负极市场空间约2.2万吨,
2025年有望接近10万吨,空间巨大。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以及高端客户的配套经验,
有望维持在20%以上的市场份额,
未来势必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驱动力。
除了负极材料,在正极材料方面:
2019年,贝特瑞的磷酸铁锂供给量在国内排名第二,
仅次于德方纳米(宁德时代的主供);
只不过,这块业务已经被卖给了龙蟠科技(603906)。
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方面,其近期已通过了日本松下的现场审核;
2021年供给松下和韩国最大石油化工集团SKI的量有望大幅增长。
此外,去年年中之时,
贝特瑞还在进行比亚迪、蜂巢能源和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的产品测试,
且当时已进入中试阶段。
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
高镍NCM811及NCA三元材料的应用占比有望超过60%,
对应的需求量则接近40万吨(2020年时约7万吨)。
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贝特瑞早在2014年就和国内某顶尖机构合作,
在聚合物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材料开发和测试体系;
同时也在开发适合固态电池使用的正负极材料。
在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方面,
贝特瑞也有布局,在重点开发含硫正极材料和含锂金属负极材料。
贝特瑞2020年7月被纳入精选层时曾募集资金20亿元,
部分用于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中的第二期1.5万吨(江苏常州市),
有望在2022年达产。(一期1.5万吨已经于2019年投产)
在贝特瑞最新公众号上,公司总经理任建国博士提到,公司目前的
正、负极材料订单都非常饱满,供不应求。
正极材料方面,(超)高镍正极材料将是公司发展的重心,且已研发多年。
第二部分、马应龙(600993)
市场上已经两三年没有马应龙的研究报告了,
可想而知市场对它的冷待程度!
马应龙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肛肠药品制造商,
并延伸发展肛肠医疗,转型为国内最具整合能力的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
同时,马应龙还进军大健康产业,意欲二次创业,再造一个专业细分新领域。
2012年-2015年,
马应龙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开展“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历时3年时间,覆盖国内31个省份、197个县市,采集了近7万有效样本。
在肛肠全产业链的拓展上,
马应龙进军肛肠专科医院,促进医药联动;
目前已在北京、西安、武汉等地创办了7家直营医院。
北京医院是国内少有的3家三级甲等肛肠专科医院之一,床位数1200多张,
已是中国直营床位数最多的肛肠连锁医院,
形成了品牌影响力,逐步占据了行业诊疗技术制高点。
此外,还与国内30多家区县市公立医院签约共建肛肠诊疗中心,
马应龙提供品牌冠名、技术支持、管理咨询,
合作医院提供场地、设备、医护人员及综合保障等,
马应龙则收取一定品牌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
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开业18家,三年内计划开业100家。
连接圈方面,搭建“小马医疗”专业化、垂直化、开放化的肛肠科移动医疗平台,
首轮融资6000万元于2016年底已完成募集并投入运营,
对接有肛肠科的综合医院和肛肠专科医院800多家,
对接全国肛肠科医师2万多名,肛肠手术直播等业务广受好评,
通过互联网+医疗开始为广大患者优先提供用药指南、诊前咨询和复诊等多样化服务。
大健康领域方面:
业务主要有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和肛肠保健食品三项
前两项已探索形成了一定基础
开发肛肠保健食品则是为了协同拱卫肛肠领域的护城河。
功能性化妆品聚焦于眼部护理。
因为400年前,马应龙药业以眼药起家;
百年前,马应龙眼药曾扬名北京。
“马应龙八宝”品牌旨在经典传承(2009年起),侧重于线上渠道;
“瞳话”品牌旨在芳华时尚(2011年起),侧重于线下渠道。
2018年已形成上亿元的销售规模。
功能性护理品,
主要拓展婴童护臀膏、纸尿裤、肛肠专用护理包等产品。
2019年,在 “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中,
马应龙品牌名列第173名,品牌价值达到了373亿元。
第三部分、房地产
公司的地产业务分成:住宅、商业地产、旅游休闲地产、农业地产等方面,
设计高尔夫地产、旅游地产、旧城改造、海南农业等多个概念。
住宅地产方面:
宝安已经出售了绝大部分的项目,回收了大量现金,
包括:湖北宝安房地产、新疆宝安、海南的港宝置业、恒通置地、恒运实业 ,
仅余下了儋州宝安山水龙城、海口市的江东豪庭、湛江吴川宗地(完工进度35%)、山东威海的宝安江南城(完工进度67.4%)、湖北鄂州市红莲湖等少数几个未开发完的项目。
此外,2020中报显示,中国宝安手握多个位于深圳的城市更新项目,如
白石龙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拟拆除面积2.3万平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9.6万平米)、
布吉运通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拟拆除面积13.97万平米,规划新建新兴产业建筑面积不超过19.3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不超过12.2万平方米)、
龙岗惠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拟拆除面积4.5万平米)等;
另外,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茂盛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拟拆除面积为26.7万平方米),目前处于前期拆迁谈判以及前期申报专项规划审批阶段。
商业地产方面:
出租的商业物业(2020年报)
旅游休闲地产方面:
深圳红莲湖投资有限公司
红莲湖投资主要负责参与湖北鄂州红莲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湖北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北省鄂州华容区庙岭镇红莲湖,距武汉市区仅21公里。度假区规划开发面积为24平方公里(3万多亩土地),是湖北省人民政府1994年批准设立的首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红莲湖项目,占地24平方公里;其中有4平方公里为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地面积中,1300亩为18洞72杆的高尔夫球场。至2007年5月,红莲湖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建成挥杆,多功能会所、酒店、别墅区、水上游乐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运营。
湖北青龙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持股60%。2004年,中国宝安通过下属公司投资1650万元(后增加至3300万元),与当地林场成立联营公司,取得武汉青龙山林场5100亩土地(34平方公里,期限50年),进行风景区地块开发与运营。
2018年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后发现,中国宝安青龙山项目14年间一直没有动工迹象。“一方面是环境原因,林场内林地较多,房地产开发的审批、规划等可能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可能与中国宝安的资金链有关。另外,项目公司人员变更频繁,没有实际驻扎到基层,直到2017年才正式有了办公点。
青龙山项目所在的青龙山林场,位于武汉城区以南约20公里处,毗邻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发展,自负盈亏。青龙山项目的早期规划是,以房地产开发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农林地产业务
公司在海南拥有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大山农场,该农场拥有农业综合用地843.91亩,自种了很多黄花梨树。
公司所拥有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从化市、连州市、清新县、惠州市、以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11月公告)
2010年4~6月期间,中国宝安出售的三处农场分别为鑫安农场、鸿安农场和胜安农场,转让价格分别为7328.88万元、4056.93万元和6956.37万元。公司对这三处农场的投资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200万元和200万元。由此三笔交易公司获1.38亿元的收益。
小结
总的来说,最新年报中,公司已建成的待售商品房成本(开发产品)大约18亿元,建设中的商品房半成品成本(开发成本)约45.8亿元,合同负债金额12亿元(包含地产及其它);几个主要的未完工及待开发项目——如儋州宝安山水龙城、红莲湖半导存量地、青龙山景区占地、深圳的三个城市更新项目,都将给公司创造客观的利润。
第四部分、其它股权投资
公司的股权投资业务由以下一系列子公司在开展:
上图中前面4家全资子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是股权投资。
第五家持股49.5%的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做的是偏中早期的股权投资,每年投资企业二三十家。
在2009年的时候,宝安的子公司还曾在二级市场举牌了深鸿基(000040),持有深鸿基19.8%的股权,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其后,改组了董事会,在8位非独立董事中派驻了5位董事,并自愿锁仓一年。后于2011年将该公司更名为宝安地产(现为东旭蓝天)。2015年,宝安将其15%的股权协议转让给东旭集团
,取得了约8.2亿元的投资收益;然后保留4.8%的股权、退居二股东。
上述五家公司及上市公司投资的主要企业有:
科思科技(688788)、国际精密(00929.HK)、ST大地和(OC:831385) 、友诚科技(OC:873087) 、成都绿金高新技术(870415.OC)、大佛药业(836649.OC)、芳源环保、武汉华博通讯、江西宝安新材料科技、北京宝航新材料、博智安全科技、广州日信宝安新材料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等。
(一)科思科技(688788.SH):
共发行股票1888.4万股,发行价为106.04元,发行市盈率为37.13倍。目前股价约105元。
IPO之前,中国宝安持有150万股,占2.64%。宝安控股80%以上股权的企业武汉华博通讯持有72万股。
以上股权价值约2亿元。
(二)国际精密(00929.HK):
国际精密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精密金属部件和全自动机械臂制造商和供应商。自2004年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宝安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53.6%的股权。目前其总市值约7.3亿港币。
(三)ST大地和(831385.OC)
大地和成立于2005年,公司产品包括永磁同步系统和交流异步系统两种类型的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以永磁同步系统为核心,可应用于客运巴士、小轿车、特种车辆、低速车等;目前已转型为以专用车驱动系统为主攻方向。主要销售模式为直销。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812万元,同比减少65.89%;主要是公司销售战略转型,放弃部分盈利较低甚至不盈利的产品。亏损14,138.85万元。中国宝安持股52.12%。2019年底,中国宝安对其投资额的账面价值为1.59亿元,当年未计提减值准备。
(四)友诚科技(873087.OC)
注册资本3333万。中国宝安持有2730万股,占比85.77%。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电源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随着业务的成熟,近几年公司也着力研发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及高压连接总成、无线充电产品,并为电动汽车连接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友诚科技总市值5.66亿元。(2020.06.07)
(五)成都绿金高新技术(870415.OC)
注册资本5687万。位于新三板基础层。成交寡淡。
宝安控股持股3505.08万股,占比61.63%。
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8日,主要产品为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是一家集原料种植、印楝、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菌肥和家庭花卉园林养护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农作物、林木等病虫害防控和土壤改良,并提供科学的绿色植保技术服务方案。直销的对象主要是各级政府及种植基地。客户主要集中在茶叶、烟草、酿酒类原料种植等对环境、农药残留有较高要求的行业。由于速效性弱于化学农药,营销的验证期较长。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3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18项。
印楝树在印度被称为“乡村药店”,这主要因为其具有多种治疗功能。它是大量天然药品的源泉。它能够帮助庄家免受害虫的侵害,也能够使人们远离那些携带病菌的蚊虫。印楝树的叶子可被用来缓解多种皮肤疾病和创伤。
绩效欠佳,最近两年加快了转型步伐和营销推广力度。
(六)大佛药业(836649.OC)
注册资本6400万。在新三板挂牌,位于基础层;马应龙为第一大股东,中国宝安占股19.28%。
专注于耳鼻喉和呼吸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产品有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和高渗海水鼻腔喷雾器等。公司持有8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有1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个产品被列入国家低价药目录,3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1,293.98万元,同比增长134.65%;实现净利润1,103.31万元,同比增长95.16%;其中儿童达芬霖、希诺宁、达芬科闯、达芬盖等重点产品销量均实现明显增长。
(七)芳源环保
芳源环保(839247)曾在新三板挂牌,现已退市。2020年年底,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已获通过,正在排队发行8000万股并上市交易,拟募集资金10.5亿元,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年产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和1万吨电池氢氧化锂等项目。
芳源环保注册资本4.28亿。现在贝特瑞还持股11.2%。广州日信宝安新材料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16%。(2020年中报)
(八)武汉华博通讯
由武汉市无线电厂于2004年改制而来。注册资本5000万。
主要研制和生产车内通话器、手持电台、通用电台(车内通话器)检测仪、雷达改造等产品,主要用于装备我军自行火炮、装甲车、通讯指挥车、侦察车、检测维修车等。 公司生产的XXX自行加榴炮数字车内通话系统列入国家“995”二期工程及“067”重点工程项目。
公司现有年产值超亿元,现有厂房建筑面积12000平米,现有职工人数178人。
2014年10月,中国宝安以人民币16,490.88万元收购武汉华博通讯68.712%的股权。
对外投资:
深圳前海红棉新材料投资中心持有广州日信宝安新材料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28%的份额。
(九)江西宝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6000万。宝安控股持股79.43%。(发起设立)
江西宝安新材料公司主要生产蜂窝陶瓷制品,是一家集汽车尾气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总成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生产民用空气净化类产品。
(十)北京宝航新材料
注册资本1500万元。中国宝安持股80%。
宝航新材拥有年产500吨球形金属粉体材料(含金属3D打印粉材)及100吨铝基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公司粉材产品系列以铝合金粉材、钛合金粉材为主导,同时有钴基、不锈钢、银基、钨等粉体材料。公司粉材产品广泛用于3D打印、喷涂、钎焊、注射成型、粉末冶金以及热等静压成型等领域。
全资子公司
江西宝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于2018年1月注册成立于南昌高新区,注册资本1亿元整,专业从事3D打印、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制件、先进激光加工等业务。公司掌握超音速真空气雾化制粉、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和先进激光加工等关键核心技术,其中超音速真空气雾化制粉技术(与621所合作开发)曾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
(十一)博智安全科技
注册资本5,788.3333万人民币。中国宝安原持股12%。目前已转让注册资本400万元,持股比例变成了约5.1%。(2020.12)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10200万元,税后净利润2350万。
公司目前拥有“工控盾”系列、“取证通”系列和“安全御”系列等多个产品线、三十余款信息安全软硬件系统产品,“工控盾”系列包括:工控防火墙、工控漏洞挖掘平台、工控安全风险展演系统、工控态势感知分析系统等产品; “安全御”系列包括:终端保密检查系统、恶意程序辅助检测系统、APT行为深度分析检测系统等多个产品; “取证通”系列包括:计算机仿真取证系统、计算机保密核查取证系统、芯片取证一体机、电子证据固定工具等产品。
公司聘请华东师范大学何积丰院士作为首席安全顾问,并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中国反黑客第一人”许榕生研究员作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2020.06.07)
(十二)广州日信宝安新材料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成立于2015年,目标规模3.75亿人民币,存续期5年。,由日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管理,主要投资于各发展阶段的以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广州市的战略性主导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基金规模的50%。宝安产投投了6000万,占股18.67%。
基金由广州日信宝安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管理。
中国宝安另外也参与设立了广州日信宝安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38万元,占股43.8%。
该有限合伙基金还持有芳源环保3.16%。(2020.01.23)
豪特节能[836769.OC],新三板创新层,目前总市值4.8亿。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太阳能、空气能热泵、中央空调及热回收、家居智能化节能控制等环保产品的企业。
(十三)宁波拜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3200万元。中国宝安直接持股50.63%,
总计投入资金约2237 万元
。拜特测控目前是“中国电池产业链绿色发展商务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参与制定了中国“燃料电池模块”及“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两项国家标准。
主要产品为高电压、大电流的功率型电池/电容测试设备、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和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电站(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等相关业务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行业口碑。公司与国际技术领先的美国AeroVironment公司建立了深层次的技术、商务合作。
(2020.06.07)
(十四)深圳市泰格尔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泰格尔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复合材料研制基地,同时也是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低空无人机应用工程中心;
为本公司持股86.25%的控股子公司。
成都泰格尔是深圳泰格尔的控股子公司。2020年,已转让成都市泰格尔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652万元注册资本,合计价格不低于20399万元,预计增加公司净利润约1.2亿元;集团已不再持有成都泰格尔的股权。
上述标的为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们所投资的近百家股权标的中的少量优秀代表。
虽然说宝安体系也投出了很多优秀标的,但也出现了很多失败案例;比如新三板里面挂牌的好几家公司的市值就都很小,也基本上没有成长性。总结来说,就是:
撒钱的时候很欢快,投后管理比较垃圾;
缺少赋能,缺少跟进、诊断、支持和帮助,会投不会管。
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2020年正在加速转让房地产类的资产以及一些股权投资项目,加速回流现金,似乎是为了响应公司的战略定位,聚集于电池材料、军工新材料、石墨烯导热膜材料等新材料业务的发展。
上市公司的二级市场股票投资有:
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浮盈近1.97亿元,期末账面价值合计3.3亿元。
三、 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市公司曾在定期报告中多次写到,其远期战略愿景是成为:一个以新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照此目标,房地产、农林旅游、以及除马应龙之外的医药业务,今后都有可能被划为非核心业务,可能被清理、出售。
而且,事实的推进与演变也确实如此。公司已经出售了不少的地产项目和创投股权。
至于贝特瑞,它是在去年的6月份被选入了新三板的第一批精选层,但是,股票的流动性和估值还是要远差于主板和中小创(如璞泰来、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当升科技),甚至也弱于科创板。
而当时定增入股的投资者们也在限售6个月之后可以出售了(发行价格为41.80元/股,发行数量为 4000万股),因此,估计多数的定增参与者对目前的股价(35.43元)都非常不满意。
在增发的4000万股股份当中,战略配售的股份数额为800万股,其中韶关市高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与前段时间举牌上市公司的韶关高创为兄弟企业)
获配了约114万股。
作为精选层当中当初市值最大的公司,贝特瑞处在去年动力电池产业链这么红火的赛道上,竟然也快速出现了股价破发的状况,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当初扣除战略配售的20%股份外,网上投资者的有效申购数量超过31亿股,申购倍数超过320倍;网下的申购倍数也达到了22倍之多。这让当时抱着极大热情去参与申购的投资者们情何以堪!也让公司位于新三板的再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因此,作为重要股东和管理层,我推测他们肯定要寻找出一种比二级市场直接割肉减持更优选的退出方案。
另一方面,作为精选层的转板选择,贝特瑞也不具备相关条件;这是因为其控股股东已在A股上市。而如果贝特瑞转板,则等同于中国宝安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但由于贝特瑞的利润在中国宝安体系内占比太高,不符合监管机构早前制定的分拆上市条件,因此,这条路走不通。
所以,推测下来,比较可行的方案就是:中国宝安换股吸收合并贝特瑞,实行全面要约收购。
如果这么操作的话,对于中国宝安的老股东和贝特瑞的中小股东来说,应该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除了这个潜在利好,中国宝安孕育的一些新业务也正在逐渐释放产能和效益。
中国宝安与贝特瑞的新业务
1)硅基负极材料
2)
石墨烯在电池正负极及导热方面的应用
3)石墨烯导热膜
4)
与苹果公司的研发合作
5)
固态电池
6)
燃料电池
7)
超级电容相关材料
宝安于2014年09月11日就公告了,其子公司贝特瑞获得了国家专利局关于超级电容器的20年技术发明专利。该超级电容器的负极由负极集流体与涂布于集流体上的负极混合材料组成。负极混合材料由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石墨烯,负极混合材料由85-96wt%的石墨烯、2-10wt%的导电剂和2-10wt%的粘结剂组成;具有高能量、比容量≥150Fg-1、大于30000次的长循环寿命的特点;明显领先于业界的多数产品。
关于已经出售的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公司
2020年12月5日,贝特瑞旗下深瑞墨烯40万平米石墨烯导热膜项目正式投产。12月15日宝安公告出售万鑫公司,45%的股权以337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万鑫的执行董事方振辉。贝特瑞余留的万鑫公司6%的股权将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公告显示,截止2020年10月31日,万鑫公司总资产为49,904.12万元,负债为47,712.99万元,净资产为2,191.13万元。按照资产基础法的评估,45%的股权的评估价为3250万元。
该公司的历史情况是:万鑫石墨谷由贝特瑞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资组建。公司多年来在哈尔滨万鑫石墨谷公司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研发精力,联合中科院院士、国内研究石墨烯的泰斗刘忠范教授进行了5年的刻苦研发,已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并已经开展了多项产品的试产试制,包括一万吨每年的石墨烯导电液、年产1000吨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年产1000吨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石墨烯防火涂料和防水涂料、石墨烯薄膜新产品示范生产线。
作为参与起草单位,万鑫石墨谷参与了四项石墨烯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根据2019年11月7日《黑龙江日报》的报导《万鑫石墨谷:点“墨”成金,孕育“烯”望》里讲,万鑫石墨谷科技公司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已经获得LG、国轩高科、北京国能等多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认证,销往国内外多家主流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
生产基地万鑫石墨谷科技园占地300亩,计划投资16.8亿元。
自落地以来,贝特瑞持续向万鑫石墨谷输入人才、技术和研发成果。按照规划,产业园将于2020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2025年完成总体建设。
详细情况可参阅官方平台上的下列互动问答:
执行董事方振辉介绍,2021年企业将开始进入上市前准备,2025年万鑫石墨谷产业园力争实现50亿元销售额,并计划通过并购重组等运作成立企业集团,最终形成百亿级企业。
按照理想情况来看,凭借着该公司在业内的领先技术水平,公司后续只要再投入一部分生产线的建设成本,就可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未知公司此次股权转让到底是因为觉得
万鑫石墨谷的现任管理层不行、所处城市不佳、有同业竞争(深瑞墨烯),还是想在公司发展步入正轨、大获益之前输送利益给内部人士。实在难解!
四、宝安的未来
4.1 三位核心管理人员临近退休
公司的五位执行董事,年纪都在55岁以上。
据初步咨询公司证券部人员,核心管理层的子辈并没有在上市公司担任重要职务。
因此,公司的接班人将成为一个很大的悬念。
4.2 两拨人先后举牌
2019年底,常驻广深的四川籍富豪李松强及其姐妹增持了上市公司的股份超过5%,且达到5%之后未及时公告且继续增持。(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买起)
李松强在深圳、东莞和四川内江、重庆等地,投资了多家液晶显示模组类的电子企业。
(另有,李松强此名字还出现在了苏宁易购2020年第三季度的前十大股东里,持股1.5亿股,市值约12亿元;未知是否为同一人)
继李松强之后,省级民投平台粤民投旗下的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达10%,成为了第一大股东。
粤民投有易方达的烙印,其核心管理层不少来自易方达基金系,粤民投董事长叶俊英,曾在广发证券担任副总裁、在易方达基金担任董事长。粤民投执行总裁、副总裁肖坚、凌云也曾在易方达任职。
据身边朋友了解,粤民投的举牌事先已得到董事长陈政立的默许。
4.3 2020年年报解读
2020年,公司营收106亿,同比下滑11.34%;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11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5亿元,同比下降51%,说明经营环境变差、收款变得更困难或者部分业务板块为了冲刺营收数据而提前向下游老客户压货。加权平均ROE为10.7%,属于比较普通的水平。
【由于宝安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有一项重要业务——即股权投资业务,因此,其投资收益不应该被作为非经常性损益从年度利润当中习惯性的扣除】
2020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4亿元,本期转销和核销资产减值准备 1.16亿元 , 上述 因素对公司 2020 年度合 并 报 表 利 润 总 额 影 响 2.83亿元。
2020年,公司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约4亿元,证券、股权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5亿元,投资收益合计达9亿元。
一方面来说,宝安的证券和股权投资做的还不错。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宝安下属的很多实体企业的经营绩效是比较差的,还需要花大力气去改善或清理止损。
2020年,公司的资产减值、资产折旧摊销共约 9.6亿元,未实际产生现金流出但直接减少了净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共 4.75亿元,不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核算;递延资产负债、应收应付调整等共 9亿元,影响了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的调整。
上述科目中,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者包罗万象,由于明细不够清晰,导致我们无法确认其核算是否合理。初看起来,2020年利润情况有点差;但也不排除上述负面影响因素在今年给上市公司带来一些利润增量上的惊喜。
(近几年,中国宝安均有不菲的投资收益。2015年至2019年,其投资净收益分别为9.92亿元、4.05亿元、3.31亿元、4.64亿元、1.28亿元)(更详细的分析请参阅.企.鹅.公..号.实时解盘罗宾汉)
4.4 公司多年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主业不清晰,发展的重点方向不明确
多年来,公司的市场形象一直是一个投资控股平台;经营着房地产、医药、农林、电池新材料、证券投资等多项业务。虽然主体的医药业务平台马应龙已独立上市多年、作为电池新材料的主体贝特瑞被选入了新三板的精选层,此外其它还有一些小市值的港股和新三板挂牌标的,但是,总体来说业务类型太多,经营分散,很多业务根本进入不了细分行业的前五名。由一帮老人所带领的管理层根本就管控不了这么多的细分业务,甚至根本就不具备管控、引导这些细分业务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下属企业的跑冒滴漏等管理道德风险不可避免。
另外,公司的股权投资业务近些年的收效也不是特别显著,或许有必要减少对初创期企业的早期VC投资,而应该像高瓴资本等大机构学习、拿更多的资金投向中后期的PE项目,以提高投资成功率。
管理层老化,发展策略太保守
看起来,公司热衷于二级市场的市值管理,热衷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却忽略了对实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对中层管理的激励机制较差;加上年龄以及小富即安等因素,上层的动力和魄力也不足。赚了小钱,丢了大业!【对比一下万科的发展速度】
管理层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
任人唯亲。管理层里面的裙带关系太多,小圈子利益复杂,公平性欠佳。真正懂核心技术的人才难得重用。比如,贝特瑞的前任副董事长岳敏,却拿到了很多的股权,但一解禁就想减持。
现任董事长在技术研发和前瞻研判上的专业能力明显更强。
上市公司的老人们应该大气的退下来,裙带人员也尽量清除;应招聘更多的高水平职业经理人来逐渐充实管理层,并给以他们更好的激励。
由于公司股权很分散,中小股民难免会对管理层的私心有所猜疑。
4.5 疑似违规减持
2020年7月,中国宝安的原第一大股东富安控股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5000万股。然而,在减持之前却并没有提前发布预减持公告,明显违法违规!
(富安控股公司分别于2020年7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200万股,于2020年7月16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1500万股,于2020年7月20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800万股,于2020年7月23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2500万股,合计减持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4%。持股比例从11.91%降到9.97%。)
多年以来,公司第一大股东富安控股并未有太多的增持行为。根据公告查询下来,仅有如下两次增持。
2015年股灾时政府号召下的增持
最近的一次增持是在2015年9月,持股由11.67%增至11.91%,仅增持了385万股。
2011年增持1640万股
富安控股的股份来源(深圳龙岗区投资)
2002年7月13日,上市公司公告,深圳市龙岗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国家财政部及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同意,将其持有的深宝安11.64%的股份无偿划转给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性质为国有法人股。富安控股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后来,即使富安控股的股权后来被政府转让给了民营企业,但是,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一直没变,
且在历史上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较少,远远不足此次减持的量5000万股。也因此,按照交易所的规定,最近的减持必须提前预告。
4.6 上市公司的民营化过程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借助公司的几家控股子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多年来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和公司易名,最终实施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2006年1月7日,在发布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的同一天,恒隆国际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间接控制深宝安的收购报告书,首次提及深宝安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按照公告中所述,早在2002年9 月,深圳市龙岗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将其持有的富安控股100%的股权,按照95%和5%的比例,分别转让给两家民营企业恒隆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汇富控股有限公司。
几则简单的公告,标志着上市公司深宝安和马应龙(600993)实际控制人双双易主。但值得留意的是,上述股权转让仅仅获得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的批准,一直未曾得到国资委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复。
尽管如此,早在2004年1月,在股权转让未走完法定程序、未获得所有相应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富安控股的大股东就已经进行了工商登记变更,其所持深宝安的股权性质实际上在此时也已发生变化,由国有法人股转变为社会法人股。
但是,“包括恒隆国际高管人员麦伟成、马健驹,以及汇富控股法人代表钟征宇,他们以前都是在深宝安任职的,主要是集团负责金融和资本运作的中基层干部。” 而且, “目前用来收购富安控股并间接控制深宝安的几个主要公司,包括恒隆国际和汇富控股,以前都是深宝安的子公司,不清楚怎么变的,后来都成了民营企业。”知情者对记者透露。一本糊涂账!
五、全文总结
很多人对宝安的错误认识:
1、对上市前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属于宝安的非经常性业务。
其实,宝安自上市以来,很早开始、且一直有从事上市前股权的投资业务。该项业务能够常年性的给宝安创造利润。因此,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于宝安目前报表里的扣非净利润。
2、综合型投资控股平台不值钱。
从历史上来看,在大盘指数的熊市区间,综合型公司确实不太受欢迎;市场给的估值较低。但到了牛市区间则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单年度的投资收益更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市场还会憧憬这种投资收益能够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因此,综合型公司甚至还能获得一些溢价。况且,中国宝安正在重整各类资源要素,逐渐聚焦新材料产业。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一)2021年,贝特瑞在惠州市的2万吨人造石墨和2万吨天然石墨产线将建成。
(2020年底在环评公示)
(二)年产3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高镍三元中的第二期1.5万吨(常州市),
有望在2022年达产。
(三)在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健康意识逐渐提升的大背景下,马应龙在全国的专科医院将慢慢迎来利润收获期,在化妆品及保健食品方面的延伸拓展也将逐渐开始收获。
股价的催化因素:
1、管理层更多的专注于实业的发展与整合策略,而不是二级市场的市值管理;
2、借鉴专业咨询机构的智慧,重新规划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各子公司层面,引入更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提升对子公司的管理强度和水平。
3、贝特瑞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及产能爬坡;
4、贝特瑞客户群的进一步扩展;
5、粤民投(易方达团队)的战略支持;
6、大量回笼资金,用于贝特瑞的吸收合并。
宝安市值的远景估算:
地产业务,加上快速增长中的贝特瑞、冉冉上升中的马应龙,
加上股权投资业务的常态化经营和退出获益,
若吸收合并贝特瑞成功,不考虑股本的扩张,
公司三年左右的合理市值上限应该在【500-700】亿的区间
2021/ 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