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是中国在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面向周边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据海外媒体报道,习近平此次出访巴基斯坦,或将同巴方签订价值46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业内人士认为,被外交部部长王毅比喻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随着此次习近平的到访,必将得到提速发展。而在结束对巴基斯坦的访问之后,习近平的下一站将赴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印尼同样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届时相关投资计划同样值得市场期待。
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些国家的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随着合作深入,“一带一路”将有望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
银河证券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贸易投资领域突破TPP、TTIP,金融领域突破IMF、WB,推动国际区域共赢合作、融入全球经济的国家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优先建设领域,国际经济走廊是核心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一带一路”主要受益公司应该主要从区域和行业属性两个维度来寻找。首先,处于“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地域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如新疆、云南、广西、福建、西藏和上海等。其次,从行业属性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城镇化程度较低,基建需求最为明显,因此基建行业的相关公司无疑将分享“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蛋糕。
龙元建设(600491)是长三角最大民营施工企业,主营业务为工程建筑施工和专业安装,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和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等多项资质。公司经营范围还包括承包境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对外派遣实施境外工程的劳务人员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公司走向海外提供了重大机遇。
腾达建设(600512)是集市政、公路、建筑、装饰、轨道交通、房地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设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城市道路、桥梁、高架道路、轨道交道、污水处理、高速公路、房屋建筑等工程,并已向投资领域和房地产业拓展。公司凭着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装备,并以优质的工程质量、科学的管理,安全文明的施工,在上海和杭州等地声誉鹊起,成为市政工程建设的先锋,承担了上海多条地铁线路的施工。
现代投资(000900)主营业务为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维修和收费经营,拥有长沙至永安、长沙至湘潭、湘潭至耒阳、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的收费经营权。公司通过不断整合主业外资源,在金融和环保等领域持续推行多元化战略,先后增资现代威保特,完成安迅担保和安迅小贷公司的组建,发起成立湖湘银行,积极构建公司的金融平台、财务平台和主业外实业平台。(证券时报网)
一带一路海陆并行实质性启动 主题投资升温(附股)
据新华社报道,4月20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是中国在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面向周边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巴基斯坦和印尼都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据悉,即将正式签署的中巴经济走廊相关协议,以及与印尼已签署的两国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框架协议,意味着“一带一路”海陆并行的实质性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工。
据报道,中巴双方有望签署价值46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在本次将签署的一揽子合作协议中,能源合作项目居多;印尼国有企业部长莉尼。苏马尔诺近日表示,中国与印尼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将达500亿美元,可能涵盖铁路、电厂以及收费公路等。
此外,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4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表示,中方正积极推进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将于今年底投入运营。
分析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步入全面推进阶段,相关主题投资机会有望升温,可重点关注以下八个细分方向:
(2)机械出口企业如厦工股份、达刚路机、柳工等;
(8)港口类企业如上港集团、宁波港、连云港、北部港湾等。(证券时报网)
中国铁建:2014年4季度盈利大致符合预期
评级调降为“持有-超越同业”:中国铁建2014年4季度盈利大致符合预期,营收虽低于预估但营业利润率优于预期。2014年新接订单同比下降3% (2013年则同比增加25%),但公司截至2014年底在手订单却同比增加13%。我们依旧认为中国铁建将受益于中国铁路与市政建设成长。然而,若中国不动产市场回温速度不如预期,本中心盈利预估恐将出现下跌风险。自本中心于3月9日发布中国铁建初次报告以来,该股股价已上扬45%,但如今我们认为所有利多均已大致反映。目标价系以17倍2016年预估市盈率计算而得,隐含9%下跌风险。
2014年4季度盈利符合市场预期,但较本中心预估低14%,系因所得税费用高于预期所致。营收较本中心/市场预估低22%,不过营业利润率 (从2014年3季度的2.9%升至4季度的3.9%) 则高于本中心预估的3.0%,主要归功于低毛利率的物流与原料交易业务占比降低,高毛利率的探勘与设计业务占比提高。
2014年新接订单同比下降3%:营建订单增幅与去年持平,主要系由铁路兴建业务支撑 (同比增加21%) 但道路兴建业务 (同比下降32%) 则拖累订单增长。中国铁建的水利建设、物流与地产开发事业的订单价值亦出现下滑,但市政、探勘/设计与机械事业部门的订单价值则提升。
2014年现金股利人民币0.15元 (分配率16%) 符合本中心预期
调降评级至“持有-超越同业”
本中心将中国铁建评级自买入调降至“持有-超越同业”,系因认为目前股价已大致反映利多。计入本中心的盈利预估调整后,我们将目标价自人民币16.0元调升至人民币17.0元。我们采用市盈率估值法来反映中国铁建的短期展望。本中心以2016年为估值基准的市盈率估值法目标价 (四舍五入) 为人民币17.0元,系以目标倍数17倍乘上2016年预估每股收益人民币0.99元计算而得。市盈率目标倍数维持17倍不变以反映利润率提升。考虑公司2017年盈利预估同比增加16%且2016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预估为12%,我们依旧认为17倍为合理倍数。
中国中铁:成本降低带动毛利率扩张
评级调降为“持有 – 超越同业”:中国中铁2014年4季度盈利符合市场预期但高于本中心预估,系因利润率优于预期,我们预估此趋势有望延续。本中心据此上调毛利率预估值,并调高2015-17年盈利预估。此外,2014年后在手订单增加有望为今年营收增长提供支撑。然而,由于中国中铁股价自本中心3月9日发布初次报告以来已上涨54%,我们认为如今重大利好均已反映于股价。中国中铁地产开发业务的新接订单于2013年下滑后,2014年未见回升。若中国楼市表现较我们预期更为疲弱,本中心2016/17年预估值恐出现下跌风险。目标价系以19倍2016年预估市盈率计算而得,隐含9%的下跌空间。
2014年每股收益人民币0.15元符合市场预期,但较本中心预估高50%,系因营业利润率优于预估。毛利率从2014年3季度的8.0%与2013年4季度的7.8%升至2014年4季度的9.0%,表现优于本中心预期,主要归功于原料价格下跌以及高毛利率地产开发业务的营收占比提高。
2014年新接订单增幅大致持平,2013年则同比增长27%:管理层表示,未来接单将重质不重量。铁路建设新订单同比增长15%,道路桥梁与市政建设订单则分别同比下滑12%/10%。房地产开发新订单增幅与2014年大致持平,2013年则同比下滑29%。截至2014年底,该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18010亿元 (2014年营收的2.9倍).
2014年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078元 (配发率16%) 略高于本中心预估的每股人民币0.066元。该公司净负债率从2013年的106%降至2014年的96%。
中国南车:强强联手,驶向世界
投资要点:
首次覆_盖,给予增持评级。预测公司2015-2017 年的EPS 分别为0.52、0.76、1.00 元,增速分别为36%、45%、32%,复合增速38%。参考铁路设备行业相关4 家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考虑公司未来高铁自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海外市场拓展的空间,公司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给予2015 年49 倍的可比公司平均PE,对应估值25.5 元。
中央“一带一路”政策落地,高铁出口将迎实质增长。“一带一路”沿线90%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基建投资带动经济;政策将重点投资交通基础项目建设,加快铁路建设和高铁出口。世界各国中长期高铁规划长度达6 万公里,中国可竞标里程达2.3 万公里,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欠发达地区,以及俄罗斯高寒地区,而中国高铁在基建成本、车辆质量、核心技术、运营经验拥有绝对弥合优势,合力抱团竞标经验丰富,中标成功率高。
十三五期间国内铁路投资维持高位,城际铁路投资加大。2015 年国内铁路投资保持在8000 亿元以上,仍处于历史高位。2015 年可实现新增高铁里程5151 公里,其中城际线路3124 公里,占比60.6%。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性经济热点将助力城际铁路建设。
随着高铁线路新开通,动车组数量继续增加。2014 年我国动车组保有量达1709 标准列,我们预计2015 年可开通运营高铁线路5151 公里, 2015年动车组保留量可达到2164 标准列。
催化剂:“一带一路”政策及“亚投行”投资助推、海外市场获得重大突破。
风险提示:市场垄断风险;竞争激烈风险;海外市场拓展速度缓慢。(国泰君安)
中国西电:下一站中国ABB
公司是全产业链龙头
公司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供应变压器、电抗器、GIS、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在特高压直流工程中供应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和直流避雷器,交直流并进,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2013 年联手GE 后,全产业链中唯一欠缺的二次设备制造能力得到补全。
特高压迎来数量和增速双高,公司分得最大蛋糕
2015 年预计完成核准“两交五直”特高压线路,较2014 年有爆发式增长。公司是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电抗器、GIS 和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的主要供应商,将获得百亿大单,分得最大蛋糕。
“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早在上市前就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现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具备完整的一、二次电气设备制造能力和EPC项目总包能力,拥有GE 这样的巨型跨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作为“中”字头的央企,必将成为落实“一带一路”规划的先锋,海外业务迎来高速发展。
或将享受国企改革红利
与行业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较高。我们认为公司或将被纳入国企改革的范畴,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将得到优化,各项费用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预计公司2015、16、17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1.9、216.2 和24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8、23.0 和30.6 亿元,EPS 分别为0.27、0.45、0.60 元,PE 分别为31、18、14 倍,首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5 元。(中信建投)
上港集团:国企改革提供催化剂
业绩与快报一致
公司2014 年实现收入288 亿,同比增长2.2%;毛利润增长11%至105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7.7 亿元,同比增长29%,扣除上海银行投资收益后,盈利增速达15%(2013 年5.8%);每股收益0.3 元。公司派息率52%,每股0.15 元,对应股息收益率2%。2014 年业绩与快报一致。2014 年公司净负债率仅23%,资产结构健康;经营现金流入达103 亿。分业务看:1)集装箱装卸业务量价齐升,表现好于预期:吞吐量增速从2013 年的3.8%增长至4.5%;板块收入增长13%,远高于吞吐量增速,有效费率上涨7%;毛利率增加4 个点至57.3%。我们估算板块盈利增速19%,占总盈利的60%;2)投资上海银行带来的收益约7.4 亿,贡献总盈利的11%,符合预期;3)房地产业务低于预期,贡献盈利约2.2 亿元,占总盈利的3%。
发展趋势
主业继续改善:1)吞吐量增速有望好于去年:1~2 月公司累计吞吐量增速达10%,考虑春节因素的影响,我们估算增速达5.3%,高于去年全年;2)随着油价下跌,集运公司盈利改善,装卸费率有望提升,我们估计2015 年平均费率上涨4%,增厚盈利约4%;3)长江中转箱增速约为10%~20%,占公司箱量的26%,未来将继续成为拉动箱量增长的主力;上海本地箱占公司箱量的一半,增速稳定,未来看点在进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重箱比例增加,利好提升费率。
看点多,想象空间大:1)发展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层曾多次表示国资持股比例高。今年1 月份,国资委将自己持有公司5.61%的股份无偿划转予上海城投,可能与引入战略投资人相关;2)公司公告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25 年的码头经营权,成功迈出“走出去”的步伐;预计公司仍有可能投资海外码头,布局“一带一路”;3)自贸区带来的商流和企业聚集效应利好公司物流业务和港口金融业务的发展,且可通过海外融资享受低融资成本。
盈利预测调整
维持2015/16 年盈利预测不变,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1.2%。
估值与建议
目前股价对应2015 年市盈率22.5 倍,在板块中较低。自我们上调评级以来,公司股价已上涨44%。考虑到国企改革、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均是股价催化剂,上调目标价13%至8.52 元(对应2015 年25 倍市盈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
吞吐量增速或提价幅度不达预期。(中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