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跑赛”几十场,这样就算创业吗?-洪泰基金李彦

频道:贷款知识 日期: 浏览:0

9月12日至13日,辽宁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幕,第一次,大连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曹健没有在家门口参加这次大赛,因为“我参加了太多这样的比赛。”如今,大学生创业大赛大举来袭,有的学生平均一个月能参加四五场大赛,一年下来有几十场,这些学生被称为“跑赛”者。“跑赛”究竟为了啥,能跑出啥?

创业者说

获得成功并不是在大赛上

曹健,大连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四学生,现在作为一名小有成就的创业者,他拥有了自己的创业团队,也正在完善一个创业项目。

从最初拉上几个同学作为主讲教师开始创业,到成立自己的补习机构——“学创壹+”,目前,曹健的教师团队已基本可以覆盖东北三省所有“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优秀大学生讲师资源,甚至曾创下过60天净收入30万的创业奇迹。“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十多名骨干‘教师’,最多的时候,一次宣传就能影响二三百名学生。 ”曹健说。

管理步入正轨后,他也开始着手扩张自己机构的规模。目前,“学创壹+”已经形成了大连、阜新、锦州、本溪四地联动的发展局面,并在这些城市形成了良好口碑。

今年暑假,曹健受邀参加“万众创新、赢在顺德——百所高校创新人才看顺德”活动。他发明的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纳米银涂层”获得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青睐,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即将走进市场。“大三一年我也跑了十几个创业大赛,但真正获得成功,并不是在大赛上。 ”曹健说,项目做好的话,大赛不是让社会所知的唯一平台,这是他在“跑赛”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我不是跑赛最多的,我的一个朋友,平均一个月要跑四五场,他的目的很专一,就是为了拿融资。”曹健说。

“跑赛”心态

迅速获得投资和资源

手里有好的项目,需要资金支持,例如曹健的朋友。这是大学生“跑赛”的原因之一。“我这个朋友算是比较成功的,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放弃了,因为实际获得和期望的完全不一样。 ”“跑赛”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学生的自我展示需要。有的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积累经验,而非真正想把项目做起来。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随便拿一个项目改一改就去参加大赛,特别盲目。

曹健所在的班级,有10%的人参加过创业大赛,而在大二的时候,这一比例超过40%。

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花在各类创业大赛和路演活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做项目的时间。有的人甚至连比赛具体名称、主办方是谁都没搞清楚,频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和路演活动,想借此迅速拿到投资、获得资源,显然严重背离创业初衷,这种急功近利的创业心态并非个别。

不要做“浮躁的创业者”

创业以及参加创业大赛和学业的冲突是现实存在的。

以大连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来说,大三的专业课有17门课程,创业大赛这项与毕业、成绩、奖学金毫无关系的事情,牵扯了太多学业精力,在学习成绩仍是大学综合评价主导的情况下,不少同学疲于奔命。

洪泰基金高级投资经理李彦将热衷于跑赛、把时间都用在融资和个人营销上的大学生称为“浮躁的创业者”。他认为,过于强调成功的速度,过于看重资本的力量,往往会忽视创业本身对人心智和能力的影响。

找准定位脚踏实地

创业新锐也对大学生创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9月9日晚,“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大讲堂”全国巡讲第八站在东北财经大学举行,来连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青年创新创业分会的几位年轻创业者与大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感悟。

将烤串店开出独特风格的 “串亭”创始人戴云章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还是“眼泪哗哗的”。

他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找准定位,其次就是脚踏实地,每一步成功与失败的体验都是最好的积累。

大学生创业该如何进行?

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不是坏事。但是,大学生创业热的背后,虚火很旺。创业大赛良莠不齐,影响了大学生的选择。

大连理工大学注重真正的项目培养,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先行。创新创业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改革的示范区,面向全校学有余力、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以创新实践班为载体,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构建一个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目标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模式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林说:“学校将传统的课外渠道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内课外真正融为一体,形成了大连理工大学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2013年,创新创业学院机电创新实践班学生创业团队大连华成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和“最佳创意项目”两项大奖,并获得了首轮300万天使投资。

在创业孵化基地,大连理工大学提供2000余平方米的场地供学生创业企业无偿使用,每年投入4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实行免收物业管理费和水电费等优惠政策,目前基地已有孵化项目50个、注册公司14家。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辛敏娟

影像测量仪器

三次元影像仪

OGP影像测量仪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