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1975
年,
世界第一台
个人计算机(
PC
)
诞生
——
美国
MITS
公司
研制的
“
牛郎星
8800
”横空出世,就此揭开了
PC
时代的序幕,
英国、荷兰、日本等国
也紧跟着
在
PC
领域
加大研究,有所建树。彼时,中国正在闭关修炼、自力更生、埋头苦干,一家
名不见经传的
PC
厂商
也暗中蓄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登顶
全球第一大
PC
品牌
的宝座,它就是联想。
一年收入超
4000
亿,利润大增
70
%,联想打赢漂亮翻身仗!
5
月
27
日,
联想集团公布的
2020-21
财年财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联想全年营收达到
4116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19.8
%;税前利润为
120
亿元,净利润近
80
亿元,较上年增长均超过
70
%
。其中,第四财季营收达到了
1060
亿元,同比增长
48
%,创近十年最快增速;税前利润为
25.8
亿元,净利润
17.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92
%和
350
%。
从区域来看,
中国区全年营收超过
142
亿美元
(约
904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速超过
31
%,是
联想集团
收入
增长最快
市场;
美洲区
仍
是联想第一大市场,累计贡献收入超过
188
亿美元
(约
1200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16
%
;欧洲
/
中东
/
非洲
则
同比增长
28
%
,贡献收入近
160
亿美元
(约
1020
亿元人民币)
。
值得一提的是,
Canalys
发布
PC
出货量最新数据,
2021
年
Q1
联想全球出货量为
2040
万台,同比增长高达
60.6
%,市场份额
24.7
%,稳居全球
PC
龙头。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都在表明,
在疫情肆虐、芯片荒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联想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巩固其在全球
PC
市场的冠军地位。
联想优秀的成绩,自然获得各大投行看好,例如,
5
月份国金证券给予联想集团买入评级,且为首次评级,目标价
15.68
港元,较现价有超过
50
%的涨幅空间。
从名不经传的小
厂商
到
全球第一大
PC
品牌
,联想如何做到?
从中科院计算所传达室一间小平房创业起家,到年收入超过
4000
亿人民币的投资控股公司,
联想,
不仅是中关村的一张名片,更是走向全球的中国知名品牌
。那么
作为中国当代
IT
产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企业,
并连续多年稳坐全球
PC
市场第一宝座,联想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从四个阶段来揭露联想的成长秘密。
第一
阶段
,在
联想
发展初期,公司推动了电脑产品在
2C
端快速渗透,迅速建立起了品牌。在外有国际大牌、内有众多国内中小品牌的环境下,联想发动了凶悍的价格战,两年之中七次降价,凭借着质量、品牌、服务和渠道,登上了中国
IT
业的顶峰,
1996
年位居中国
PC
市场第一
,
确立了
其
在
3C
时代的重要地位。
第二阶段,联想开始向多元化、国际化转型,通过收购,借助国际巨头的品牌、渠道、研发进入国际市场。
2005
年联想收购了
IBM
个人电脑业务,公司管理层通过有效的组织、整合,将联想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全球市场。
第三阶段,联想入局云计算,向
移动端覆盖
,
2014
年
该集团
分别收购了
IBM x86
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补齐智能硬件版图。在完成收购后,联想拥有了全球最广泛的终端产品组合并逐渐向
2B
智能制造转型。
第四
阶段
,联想依托终端产品
开始
搭建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建立起了
“
智
-
端
-
云
-
边
-
网
”
技术架构,从底层硬件到平台建设再到软件服务,为
2B
客户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由
PC
业务起家的联想,长年靠着
PC
市场成功赚取一桶桶金
从容转型,
脱胎换骨。而在这个
充满着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属于联想的征程,远未结束。
文
|
李泽钚
题
| 曾艺
图
|
卢文祥
审
|
李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