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认知历史
编辑丨认知历史
前言
在
中世纪英国,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集中,导致了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宗教改革运动,从而为英国军役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
英格兰
,国王为了维护自己在英格兰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一支
独立于封建领主军队
之外的
皇家军队
。
英格兰
国王和贵族
经常与
领主
进行战争,这些战争由领主组织的
“圣战”
进行。普通农民以土地为基础向国王
交纳赋税
,并向国家服军役。为使整个王国的税收增加,国王必须建立一支由其自己控制和指挥的常备军。
兵役制度
在中世纪,
英国的军役制度由一种隶属于国家的
、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组成,这种义务不同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服兵役义务。
诺曼征服以前,当时英国是由一个领地的领主统率军队。但当国王取得英国政权后,便颁布法令,规定所有
英国公民都必须服兵役。
诺曼底战役以后到14世纪初,此时英国已出现了军事贵族制度。国王颁布法令,将不履行军事义务的个人或家族赶出家门,同时给予这些人以补偿,这一举措有效地打击了国王贵族对军队的垄断。
14世纪初开始,随着国家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国王不得不授予军事贵族以特权,他们得以
不受法律限制地征收军饷、建立新军队。
由于当时英国的封建制度比较稳定,国王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改变自己在军役方面的特权地位。因此,当时的英国军事制度主要是由贵族掌握和执行。
14世纪初以前
英国军事制度一直比较稳定。从国王到领主再到骑士和农民,在社会地位上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位置。
诺曼征服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当时国王享有征兵权和指挥权,所以贵族和农民都必须承担一定数量的军役。同时在军事贵族中还存在着等级差别。但是
从14世纪初起
,这种状况
发生了很大变化
。
从14世纪初开始到15世纪中叶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最迅速和封建制度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
“王权衰落”、“国家分裂”、“新贵族崛起”
等现象,这些都反映了封建制度逐步瓦解、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国王在政治上已不再拥有绝对权威;在经济上也无法维持和保护贵族土地所有权;在军事上也不再拥有统一指挥权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当时英国有一些主要贵族是世代为兵、世代相传的军队中最大的贵族家族——温莎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即是如此。这两大家族在统治英格兰期间,对军事制度有过重大改革。温莎家族曾为国王训练和装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兰开斯特家族
则建立了一支常备军,这支军队由他们世代所拥有的土地和庄园组成。除了王室外,温莎家族还拥有许多其他领地、城堡、庄园和骑士领地等,甚至还拥有一支独立于王室和贵族的军队。
在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国家统一最巩固、社会变革最深刻的时期里,国王和领主为了维持军事力量、扩大战争规模和提高战争实力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加强军队建设
;与此同时,农民也为了增加收入而要求拥有
一定数量的军队
;
一些地方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地和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其他贵族侵犯而主动要求承担义务;同时也有一些
骑士
为了个人荣誉而要求承担义务等等。
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国家统一巩固、社会变革深入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战争规模逐渐扩大、战争形式日趋复杂和多样化等等变化对军队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常备军与民兵
在中世纪英国的武装部队中,常备军与民兵是两支主要力量。在英格兰王国的历史上,
常备军与民兵
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时期。例如,在11世纪初期,英格兰的常备军和民兵就一直处于共存状态。
此时的
常备军由民兵组成
,而民兵则是由国王从国王领地上征召的农民组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备军和民兵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由于
英格兰国王自身军队人数较少
(因为许多人都是雇佣兵);
所以很难组织起一支能对英格兰王国安全起到保护作用的常备军,而普通农民组成的
民兵则可对英格兰王国起到较大的保护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王自身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加,到13世纪初,
英格兰王国已经没有足够数量的常备军可供国王征召。
到14世纪中期,随着国王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雇佣兵),国王便开始越来越依赖于在
国内征募常备军
。然而,虽然此时英国已经有了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但这支军队却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
在英格兰王国建立了常备军之后,国王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常备军(此时他也不再依赖于从他领地上征召来的士兵)。实际上在
1425年之前
,英国国王和他的常备军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依存关系。
当时国王和他的常备军都有权指挥常备军(这时他们不是被征召为士兵而是被任命为军官)。然而,随着国王对军队指挥权的不断增加和其权力越来越大,到了1425年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当国王本人拥有足够多的常备军时(当时国王自己只有几百名士兵),他便
不再需要常备军
了。此时的国王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常备军——“征服者爱德华”军团。因为他不再需要通过直接征召士兵来维持自己的军队规模(这时他可以利用他对常备军的直接控制权)。
相反地,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征服者爱德华”军团(此时它被称为“征服者爱德华”军团)。1425年时这支军队拥有大约
8,000名士兵和500名修士、修女和教士
等其他人员。
军饷制度
中世纪英国的军饷制度是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军事开支的来源和负担,以及战争动员和兵力部署等一系列问题。这里所说的军饷主要是指军人的军饷和战利品。在英国,最主要的军饷来源是
赋税,
其次是
军队中的收入。
赋税收入主要来自国王征收的各种捐税和国王从教会、骑士和土地所有者那里征收的各种费用。英国中世纪的
赋税有实物税、货币税和实物货币
兼有三种,下面分别对其作具体介绍。
实物税,
即根据不同物资向不同等级(一般是骑士)征收不同的贡赋。英国早期的赋税分为两种:
一种是向骑士征收的
固定贡赋
,即以骑士等级为标准向其征收一定数量或价值的实物;
另一种是按实物
向骑士征收的补贴
,即根据不同物品向其征收一定数量或价值的货币。早期英国人对实物税认识不足,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要缴纳什么贡赋,所以常常出现将实物作为货币来缴纳的情况,在中世纪后期随着铸币权归国王所有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货币税,
即根据不同物品向
贵族或平民征收货币
。中世纪前期英国货币主要是金和银币,到了后期才出现铁、铜等金属货币。货币税通常由领主或贵族直接向其征收,也有部分是由贵族间接向其征收。
一般情况下,领主或贵族从贵族那里得到货币后首先会将其存入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中世纪早期货币税通常为
1先令8便士
(当时1英镑相当于14先令)、1个便士或2个便士(1个便士相当于0.54英镑);
到了中世纪后期,货币税由1先令5便士、1个便士(1英镑相当于1先令8便士)逐渐降为1个便士(1英镑相当于1先令6便士);
到了15世纪末期
,货币税几乎已经绝迹。这种货币税的征收是由国王、领主或贵族直接从其土地上取得,然后再将其存入银行。
中世纪英国还存在一种由国王、领主或贵族向非贵族征收的货币税,主要是由领主从自己所有的土地上取得;这种货币税主要用于军事支出和公共工程;这种货币税通常由领主直接从其土地上取得,然后再存入银行;这种货币税有时也被称为
“国王的钱”
。
实物货币兼有实物税收两种形式
。实物税收主要是国王或贵族从土地上取得的。英国早期有一种与此类似的制度:
贵族将自己占有或所拥有的土地或房产按不同等级向国王或领主缴纳一定数量或价值不同的实物,然后由国王或领主直接将这些实物以不同的价格卖给那些需要这些实物的人。
这种制度在当时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英国王室和贵族在经济上都依赖土地,因此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中世纪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土地所有者与政府之间
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政府开始征收各种费用。
由于王室、贵族和教会
对土地所有权不是十分明确
,因此在这一时期英国国王和贵族征收各种费用时也会出现一些混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英国早期军队使用兵器并不是很多,而且他们在作战时经常使用盾牌和长矛等冷兵器;
二是
战争动员时使用各种装备也不方便。
结论
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军事上的封建国家,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中世纪英国的军役制度并不是像欧洲大陆那样,实行
严格的军役制度
,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
在中世纪中后期,由于军事组织结构的发展,英格兰王国军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士兵在数量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增长。随着封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完善,中世纪英国军队数量不断增多,作战手段不断发展。
到15世纪末
,英国军队已成为一支正规军队。
中世纪英国军役制度在西欧大陆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在英国却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
参考文献
1.查尔斯·达尔文:《英国史》,郭子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威廉·罗伯特·赫希曼:《英国史》,黄建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柯林斯:《英格兰的中世纪史》,高永年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