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中东产油国宣布减产石油,集体打脸美国,背后目的何在?
美国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最终还是发生了。短短一天之内,包括沙特、阿联酋、伊拉克在内的多个中东产油国集体宣布,将从今年5年开始减产石油,这意味着什么,油价又要涨了,不仅仅只是油价上涨,美国和欧洲国家迟迟降不下去的通胀率,又要升温了,正所谓打蛇打七寸,招招要你命。那么问题就来了,产油国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齐刷刷宣布要减产,是不是针对美国,难道不怕美国制裁吗?产油国减产,又会引发什么后果呢?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大不大呢?关注保德全,我们一探究竟!
好不容易欧美银行危机刚刚才稳住了,没想到,又有新的麻烦找上了门。今年4月2日,以沙特为领头羊的几个中东产油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将从今年5月份开始减产石油,减产计划持续到今年的年底,其中,产油大国沙特减产最多,计划每天减产50万桶,伊拉克的减产规模排在第二位,每天减少21.1万桶,阿联酋日减产14.4万桶,再加上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这些产油国合计日减产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14万桶。不无巧不成书,就在中东宣布减产计划时,欧洲产油大国俄罗斯也加入了减产的队伍,俄罗斯虽然是最先开始减产石油的,按照原计划,减产将于今年6月就结束了,可6月还没有到,俄罗斯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继续延长减产计划。
不管是存心的,还是纯粹巧合,产油国的减产计划完全在西方国家的预料之外,也遭到了这些国家的强烈反对,其中以美国的反应最为激烈,白宫甚至直接回应:我们不同意!
可不管美国是否同意,减产这件事情已经板上钉钉,并很快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中引发了不小的骚动,受到原油减产消息的影响,国际油价当天单日上涨了6%,紧接着,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也上调了今年原油的平均市场价格。
你是不是也很关心,产油国减产石油的原因何在呢,网上有大量的消息在说,是为了和美国对着干,究竟是真的吗?在我看来,产油国真实的目的有三个,特别是最后一个,大部分人都想不到这么深。
第一, 产油国共同出台减产计划,最大的目的是拿回对原油价格的控制权。
能够决定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从来都是供应和需求,需求不可控,这掌握在买家的手里,可对这些产油国家来说,石油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多生产一点,少生产一点全都由自己说了算,这个权力是老天赋予的,可不得好好利用。
在美国的页岩油技术实现革新,产油量大增之后,美国和中东产油国的关系从合作逐渐转向竞争,美国成为了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两年,美国背靠大量的石油储备,对于石油价格也没少干预。
2021年,新冠疫情爆发,原油价格刚出现上涨趋势,美国立刻就抛出了5000万桶的原油储备,到了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市场失去平衡,美国又马上抛出了3000万桶原油储备。好家伙,这些产油国家好不容易逮到了几个涨油价想大赚一笔的机会,尽让美国给搅黄了,美国自己财大气粗,压着不让油价涨,可中东的这些产油国家,经济和原油价格高度地绑定在了一起,吃喝可全看原油销售。这一次集体提出减产计划,可以说,就是为了要夺回石油的定价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这些国家挑选的时机就知道了,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消耗,美国国内的原油储量已经降至40年以来的低位,特别是在拜登推出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释放计划之后,美国原油库存大瘦身,正好给了中东国家机会,还不趁你病,要你命。因此,这次产油国齐刷刷地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停产,就是要趁着美国原油储备不足,对国际油价影响最弱的时候,拿回对原油价格的控制权。
第二, 产油国作出减产决定,充分考虑了全球经济情况以及全球石油的供需平衡。
刚才我已经说了,决定原油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原油的供应和需求关系,如果全球各个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是减少的,那么对于中东这些产油国家来说,相应地减少石油供应,自然是理所当然。
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否认,这两年全球经济并不景气,刚刚开始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开始大幅加息,加息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对经济发展本身是有抑制作用的,这下可好,经济衰退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
过去这几个月,大家吃的瓜可不少,一会儿是美国硅谷银行暴雷,一会儿瑞士的瑞士信贷又倒下了,如果说暴力加息是种子,这根藤上结出来的果子,可不止银行暴雷这一个,全球经济衰退才是最大的那个瓜。
经济都不行了,哪还有那么多能源的消费需求呢,因此,从2022年开始,中东产油国基本上都在一致地减产石油,就算是美国总统拜登来游说,也没有改变这一计划,毕竟原油的供需平衡不能被打破,需求大减,如果还不跟着减产,这些产油国恐怕又要吃不了兜着走。
第三, 产油国独立自主制定减产计划,是为了进一步瓦解美国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
中东国家这段时间存在感很强,沙特和伊朗刚刚冰释前嫌,时隔七年握手言和,恢复了外交关系,随后,这两个国家先后宣布,接受人民币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要是把这件事和石油减产联系起来看,可以说,“去美元化”和“减产石油”就是中东国家挑战“石油美元体系”的最好证明。
和全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东地区苦美元久矣。就拿沙特来说吧,沙特是中东大国,原油储量妥妥的大牛,在中东说一不二,根据沙特和美国历史上签订的石油美元协议,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通过美元锁定了石油定价权,并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影响沙特的原油交易。美国拿了好处还不说,还不断在中东地区制造纷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沙特一直对美国也是一味忍让,直到最近几年,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一方面,沙特出了一个强势的领导人,新任的沙特王储可是一个狠角色,拜登来访,他不但不到机场迎接,连首都都没让他进,更是直接拒绝了美国增产石油的要求,可以说是狠狠地回应了美国一个巴掌。另一方面,美国自身实力大不如前,尤其是2022年以来的高通胀,可以说是自身难保,这样一来,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必然大打折扣。
因此,几个因素加起来,对于沙特这样的国家来说,忍不下去就不想忍了,而现在,美国深陷俄乌战争,中东各个国家关系出现缓和,就是瓦解石油美元体系的最好时机。
因此,中东国家最近很忙,一边忙着寻找美元的替代品,一边忙着计谋减产计划,不一定是真的要打脸美国,至少是不会再跟着美国干了,从全球地缘博弈的角度来看,这真是几十年不遇的奇观,不得不说,我们又再一次见证了历史。
说完了中东产油国减产石油的原因,那么,本次减产又会产生那些后果呢,对我们国家来说,影响大不大呢?
首先,中东减产石油,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其中,对美国的影响还得一分为二来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现在的国际能源市场中,除了欧派克成员国家和俄罗斯之外,美国也是重要的产油国家,从最近几年的石油出口量来看,美国销售的石油并不比俄罗斯少,因此,石油减产导致油价上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美国的能源巨头是一项利好,可对美国老百姓和岌岌可危的美国政府来说,可就是一种打脸的行为。这真是应了网友们的那句话“小兄弟们开始抱团,老大就要瑟瑟发抖”。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刚刚过去的2022年,美国遇到了四十年一遇的高通胀,这也成为了美国政府最头疼的问题,理由很简单,通胀起来了,谁最敏感,当然是普通老百姓了,衣食住行哪一样不要花钱,物价上涨太快,美国普通人的日子过得苦哈哈,当生活过的不是滋味的时候,社会就容易动乱,因此,从2022年开始,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美国社会是非常动乱的,枪击案几乎天天在发生,同样的结果也发生在欧洲,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国和英国持续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就是最好的说明了。
社会一乱,政府就非常头疼,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这些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在持续加息,加息本身就是回收市场流动性的行为,本质上对社会经济是有一定的伤害的,大家手里的钱少了,市场上的资金少了,谁还积极扩产、搞投资啊,可这些西方国家就算是冒着经济衰退的风险,也要加息,为的就是把通胀压下去。
作为测量社会通胀水平最关键的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当中,能源价格的占比仅次于食品价格,除了能源之外,原油还是被称为“工业之母”,什么意思,大量的工业制成品的原材料其实都是原油,换句话说,产油国一开始减产,价格一上涨,所有这些以原油为原材料的工业产出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物价可不就蹭蹭蹭往上走了吗,西方国家就会哇哇叫停,好不容易稍微有点起色的通胀又要起来了。
如果说美国还能靠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度过难关,对于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国家来说,中东减产石油无疑是一个坏透了的消息了,2022年能源价格上涨,整个欧洲已经乱做了一团,不少居民开始躺平,拒绝支付能源账单,这可是传说中富得流油的欧洲国家啊,真是让人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欧洲也有这一天。
相对欧美国家来说,原油减产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很多人不理解,凭什么这么说啊,中国不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吗,油价上涨不是我们最吃亏吗?别着急,听我接着往下说。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当中,沙特和伊朗两个产油大国在北京握手言和,我们国家领导人又出访了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是原油生产大国,因此有很多网友猜测,我们应该和这些国家签订了原油采购的长期协定,如果情况属实,就相当于锁定了原油的供应价格,即便是大规模的减产,对我们国家的原油供应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当然,还必须说明一点,这一次产油国的减产计划,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原油需求大幅减少出现价格大幅下跌,短时间内或许刺激了油价的上涨,但在全球需求减弱的大背景下,长期来看,对油价的正面刺激不会太大,那些担心油价因此而暴涨的朋友,尽管放一百个心,大概率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中东产油国集体宣布减产,即便不是想和西方国家对着干,也可以说完全没有给他们留面子了,美国自然是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天,说到底,都是自作自受,美国当年在中东,依靠石油贸易建立美元霸权体系,看来也要在中东,和美元霸权说再见,中东国家已经揭竿而起,这一天相信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