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企手握全球40%集装箱,成本比业内低600元,花70亿买下国外同行-一货柜能装多少人民??

频道:财富资讯 日期: 浏览:0

全球货运紧张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却掌控着世界4成以上的集装箱储备,如今还花高价买下了国外企业,究竟是哪家企业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呢?

中企拿下全球40%集装箱

说起中国对某一行业的垄断,大家可能很难说出有哪些,但平时在货运码头比较常见的集装箱一定算一个,国内企业中集集团就对这类产品形成了严密的垄断。

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坐了整整25年,迄今为止世界上有40%的集装箱产品都是靠中集的生产工人生产的。

靠着改革开放的热潮,中集集团迅速崛起,从制作集装箱起家,迄今为止在货运行业已经拿下了24个细分领域的全球第一。

目前中集集团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年营收突破上千亿。

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不少货运巨轮被迫停滞在各大港口码头,多数集装箱产品已经在各国港口停滞,以美国为例,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进行集装箱货物搬运,长滩和洛杉矶两大码头已经堵塞了73个巨型邮轮,并且经过当地的统计机构预测,这些船只将会在码头平均滞留3个星期。

也即是说大批量的集装箱将会在美国西海岸停留一个月的时间,而目前全球货运就已经因此出现了短缺的问题,货运价格直线攀升,集装箱难以获取。

从2020年12月以来,亚洲的集装箱产品价格就已经成倍增长,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货运价格已经从1600美元涨到了3600美元,40英尺的更是高至5950美元一个。

为此中集集团开始加大产能,产出量从每个月的20万个提升到了目前的40万个,生产工人已经开始两班倒,进行产能的扩充,即便是上厕所都得小步快跑。

中集成本较业内低600元

看到中集集团的订单量水涨船高,不少人欣喜地表示中国企业已经在这一行业赚到了巨额的营收,然而实际上,中集集团的营收能力远比业内高得多。

根据中集发展的策略来看,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对集装箱的材料成本进行压缩,甚至用料成本比原来降低了50%。

靠着这样的发展模式,中集集团一个集装箱的全部成本,比行业其他竞争者的平均成本价格低了100美元,也就是将近600元人民币。

因此不难想象,面对蜂拥而至的订单,中集集团会赚取多少营收利润。

其实早在1996年的时候,中集集团就已经凭借20%的全球市占率超过了韩国的现代重工,成了集装箱生产领域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

作为中集集团的创始人,麦伯良曾豪迈地宣称:“

给我15年,还你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

而且不仅是在集装箱领域,中集集团在其他行业方面的发展依旧令人瞩目。

在2003年中集集团拿下了美国的一家挂车生产公司,斥资400万美元在当地开办工厂,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集集团的挂车输送业务已经成了主营业务之一,2020年全年销量突破了13万台。

此后将近20年内,中集集团在海洋工程、物流建设和其他20个货运输送领域不断加码,2013年收购了德国消防车生产企业,2016年收购了英国拥有267年经营历史的啤酒酿造公司。

70亿买下业内同行

在中集集团不断收购的计划下,越来越多的领域有了中集的经营身影,如今中集在24个领域成了全球第一,比做集装箱业务的时候,企业规模扩大了6倍还多。

今年9月28日,中集集团表示已经完成了对丹麦马士基集团的并购,该集团主营业务是生产冷链集装箱,目前在全球拿下了400多个客户,经营规模庞大。

如今中企以70亿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马士基,未来在全球货运物流行业内的地位也会进一步提升,届时中国在全球航运领域也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光学测量公司

光学系统测试

上海影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