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分析
2010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分析 更新时间:2010-9-17 7:04:00 中国企业联合会日前公布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分析报告,结果显示,在经历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制造企业成长受到一定阻力,尽管规模效益逆势上扬,但成长性却变差,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危机之下规模、效益双增长但增速放缓
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总体规模和平均规模逆势上涨,但增长幅度却有大幅度下降。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132239亿元人民币,平均营业收入为264亿元,比2009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总营业收入和平均营业收入提高2%以上,但增幅比上一年减少25个百分点。总资产达到136831亿元,平均资产为273亿元,比上年提高16%以上,增幅比上年减少14个百分点。
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体经济效益有所提高。500强共实现利润5244亿元,比上年的4147亿元提高了26.46%。从人均营业收入看,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124万元,比上年的123万元提高1%,提高幅度远低于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16%。从人均实现利润看,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利润为5万元,比上年提高了25%;从收入利润率看,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平均收入利润率为3.97%,比上年提高了0.75个百分点;从资产利润率来看,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平均资产利润率为3.84%,比上年提高了0.24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看,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盈利水平比预想的要好一些。这也充分说明,中国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使得企业的经营者没有过多的受到冲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不过分析也显示,尽管经济效益转好,但企业之间效益差距仍然悬殊。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23家,比上年多16家,其利润总额为4072亿元,占制造业500强利润总额的77%。这个比例比上年提高了2.6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仍然主要来自少数超大型企业,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其中,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利润排在前3位的企业依次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3家实现利润共计734亿元,占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利润总额的14%,比上年提高了3.45个百分点。这说明制造业企业利润集中的趋势又有所回升。
行业“贫富差距”拉大成长性变差
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分析显示,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行业差距拉大,成长性变大。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名第一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拥有资产总计达1288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919亿元,而排名第500位的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为30亿元、41亿元,分别只占中石化的0.26%和0.30%,这两个比例比上年的数值0.78%和0.33%有所降低。说明制造企业的规模差距仍然在加大,“贫富差距”的趋势还是没有改变。
再从入围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前10名企业与后10名企业的情况相比来看,前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与资产总额分别为31737亿元和33568亿元,后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与资产总额则分别为421亿元和239亿元,后10名营业收入总和与资产总额仅为前10名企业数据的1.33%和0.71%,而上年这两个比值分别为1.64%与2.24%。
这再一次说明,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在规模上的差距仍然很大,而且这种差距在逐年加大。
不仅如此,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性显著,主要集中于中等水平,但数量有所减少。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规模两极分化仍然很严重,分布仍同以往一样存在较大差异。从营业收入看,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有22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与上年相同;500-1000亿元的有34家,比去年多9家;100-500亿元的有251家,比上年少14家;50-100亿元的有145家,比上年少32家;50亿元以下的有48家,比去年多37家。
从资产规模看,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有26家企业资产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产为12888亿元。另外,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资产超过2000亿元,资产在50亿元以下的企业有107家,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资产规模的分布很不均衡。
此外,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分析显示,从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的数据变化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成长性变差。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但营业收入负增长的企业数却达到了99家,比上年增加了31家,资产负增长的企业数有32家,比上年减少了51家。绝大部分企业的增长率几乎都集中在50%以下。这说明,入围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成长性变差。
行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国企、民企“平分秋色”
各个行业入选的企业数目分布比较分散,集中度越来越低,行业差距明显。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工段分布在37个行业中。入围企业的待业分布特点与前几年大致相似,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入选的企业数目仍然最多,其他排在入围行业前5位的行业与上年相同,分别是电力、电气、输变电等机械、设备、器材、元器件和线缆制造业等。其中,入围行业前5位的制造业企业共计207家,占500强总数的41%以上。而入围企业最少的农林机械、设备及零配件制造业和电子办公设备及影像设备制造业分别只有1家,仍有许多行业没有企业入围。
调查还发现,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在地域分布上,与以往相比变化不大。仍然以东部地区为主,占比高达69%,中部地区企业占比为11.4%,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仅占13.2%和6.4%。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制分布上,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企与民企基本各占半壁江山。国企占比为45%,民企业占比55%。不过,国企入围企业虽略低于民企,但规模远大于民营企业。其中营业收入总额与利润总额两项,225家国企分别为91580亿元和3175亿元。而275家民企的上述指标则为40659亿元和2069亿元,大大低于国企。
此外,在代表企业创新能力的研发投入上,中国制造企业的投入并不令人乐观。虽然500强中有数据的475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额超过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近9%。但500强中,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超过10%的企业只有4家,比上年减少1家,在5-10%之间的企业有27家,比上年少8家,仍有近四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这表明,企业还没充分认识到研发投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010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分析之二
新华社信息合肥9月16日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在22个工业大类中,中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而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总量中,高科技产品已超过40%,这一比例表明中国已经在向“全球配置型”制造业中心迈进。
尽管中国制造业前进步伐举世瞩目,但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仍显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制造业在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耗能、工资成本及管理方面面临五大“软肋”,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劳动生产率偏低
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分析数据显示,在高速成长下的中国制造业无法掩饰的核心问题就是劳动生产率及附加值偏低。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增加值率是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另一个综合指标。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3、22、11个百分点。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水平也还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及西亚和欧洲的发展中地区。
从行业整体利润回报率看,美日德的制造业都是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近几年尽管美国制造业比重有所降低,但美国制造业产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在美国对外出口的全部产品中,制造业产品占到72%。而相比之下,近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2008年10月以来国内制造业实现利润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企业利润下滑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生产经营形势趋于严峻。
中国企业联合会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特点被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制造业增长速度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低。这种“两高一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中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将是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研发投入一直不足
中国制造业之所以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专利较少。以信息产业领域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为例,中国申请的专利数仅占世界1.74%。而中国申请集成电路专利最多的是日本企业,占43.5%,其次是美国,占15.8%,居第三位的韩国占13.9%,而国内本土企业申请的仅为8%。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制造业企业迅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国际上大公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比重在5%左右,甚至达到10%-15%,而中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凤毛麟角”的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5%的水准。即使以中国制造业企业精华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看,2005-2010年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比重分别为1.88%、2.29%、2.41%、2.13%、1.95%、2.03%。
特别是近年来,研发投入在达到2.41%峰值后,就掉头向下,一直徘徊在2%左右,离国际上大公司5%研发水平的一半都不到。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大幅度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因此,中国产业技术不仅不能有力辅助企业加工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且也难以紧随外企先进技术的转移进行追赶式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
―――“大企业病”的困扰
所谓“大企业病”是指机构臃肿、多重领导、人才流失的特点,而机构臃肿是“大企业病”的基本特征。中国企业联合会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多年跟踪调查发现,不少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大企业病”。表现为:一是“高烧”,企业的高速增长让管理者头脑发热,缺乏冷静;二是“肥胖”,企业组织结构膨胀,管理层次增多,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曾是中国乡镇企业一面旗帜的科龙集团,近年来在经营中也出现亏损。科龙总裁徐铁峰曾毫不避讳地表示:科龙近年来虽然产销量还在持续增长,但已出现危机征兆:增长速度放缓,赢利能力下降。企业规模大了以后,都会碰到一个大企业病问题,即所谓内耗太多等。
―――高耗能项目反弹
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绝大多数企业“大而不强”,对能源的消耗浪费、超量污染排放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分析指出,2008年秋季以来,由于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率的客观现实,各地高耗能项目又有所反弹。根据工信部的数字,2009年以来,各地违规建设、盲目扩产加剧产能过剩矛盾。全国水泥投资同比增长78%以上,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新能产能超过2亿吨。中国造船工业能力过剩约1600万载重吨左右,约占总能力的四分之一。
高耗能项目的反弹造成2009年节能减排指标只完成3.61%,未能达到2007、2008年5%的水平,甚至连五年的平均水平4%也没达到。更有甚者,2010年一季度,由于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全国单位GDP能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这给完成五年降耗目标增添了新的难度。
―――工资推动成本上升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的调查表明,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在对制造业成本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因素之首就是劳动力工资。特别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及实行严厉的最低工资标准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更无可避免。
一项美国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它七个国家。中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每小时1.08美元,内陆省份则为0.55-0.8美元。排名第七的印度是每小时0.51美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是孟加拉国,价格仅为上海和苏州的五分之一。
进入2010年以来,工资水平上升对成本的推动作用更明显。全国已经有十多个省份相继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一些如富士康、本田等海外企业也纷纷采取加薪行动,平均涨幅都在10%-20%之间。据预测,由于国内劳动力的短缺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今年国内工资将以两位数增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相关分析认为,工资的增加对劳动者而言,是对这去劳动者收入偏低的一种“还账”,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必须看到,在中国产业升级比较缓慢、制造业附加值不高的情况下,提高工资又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的利润。因此,工资水平的上升客观上要求企业“告别”过去发展所依赖的劳动力低成本因素,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转换发展模式,才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
新华社信息合肥9月16日电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的现状和暴露的问题,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相关分析认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应从产品和产业中提升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通过市场吸引更多的要素资源优化中国制造的特点和个性,以新型工业化的思路来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变。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现阶段推进自主创新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两点:一是不断提高研发投入。
中国企业联合会在对中外企业的分析研究发现,尽管从企业的纵向发展上看,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在增加,但研发投入还是不及国外企业的多。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首先是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即使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情况下,许多国外企业宁可更多地削减生产和销售额领域的支出,也不愿意削减研发投入。一项针对日本246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的2010年度研究开发总投入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因此,中国企业也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此作为自主创新“牛鼻子”,并在研发模式与投入结构上做相应的改进,使研发资金花在“刀刃”上,真正见到效益,确保研发高投入的可持续性。
二是注重原始自主创新。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企业更多的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以引进技术再创新与集成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时至今日,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已明显缩小。因此,引进带来的“红利”已经大大降低。今后的发展就需要更多地靠自身的原始自主创新来推动,而且只有通过原始自主创新,中国企业才有可能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否则只有永远难以望其项背。
――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时机,积极有选择地承接中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当前,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对不同产业实行不同的政策。
首先对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
其次,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继续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
再次,对于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资金投入上还是从技术开发水平上分析,国内企业难于单纯依靠自己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赶超,就要采取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步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逐步引导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
尤其应注意,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坚持环保标准,当前亟待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将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同时,将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结合,采取各种手段鼓励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关键技术,并增强中国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
――制造企业服务化
当前,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升级,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因此,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实力的制造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主要发展路径和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种:
依托制造业发展服务业。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制造业企业中,服务业在企业收入和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很难判断它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典型代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思科等企业。因此,制造业企业可以依托制造业积极发展诸如商务金融、消费者金融、信息技术等利润丰厚、发展前景广阔的生产性服务业,使企业的制造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合为一体,极大地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外,国际上一些大型的传统制造企业正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作业管理从制造领域延伸到服务领域,服务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如IBM作为一家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业进行战略转型,事实证明,取得很大成功。
伴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和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工制造环节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在此背景下,许多国际知名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积极进行产业链重组,逐渐将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加工制造转向诸如提供流程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此方面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耐克公司,耐克公司虽然是鞋业公司,但并没有采取自己建厂生产的传统方式,利用制造业务外包的生产组织方式,耐克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获得了超额的利润。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在工业化过程中,中国一方面需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又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当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因此,对企业来说,未来首先要找准投资方向,切忌盲目投资,而要根据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与相关产业路径,防止重复建设。其次,可与传统产业结合,形成互相带动的效益。对于新兴产业进入门槛高、投资需求大的现实,还可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其中,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新兴产业。
此外,制造业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组织建设,推行先进的管理方式,有效实施兼并重组,通过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