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二次加息箭在弦上

频道:财富资讯 日期: 浏览:0

央行二次加息箭在弦上

央行二次加息箭在弦上 更新时间:2010-11-14 7:28:15   11月11日,统计局公布的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4.4%,创下近25个月的新高。而国内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全面收紧。前一天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1月16日起将所有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对此,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上发表讲话时解读,这是央行在管理流动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却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具有紧缩银根的导向效应,但缺乏操作效应。  虽然有观点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近期加息可能性的降低,然而,持相反观点者却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有可能进一步趋紧,不排除再次上调准备金率或加息的可能。  对冲流动性  本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完成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17%变为17.5%,与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持平;加上年初以来央行有针对性地提高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的影响,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8%,创造了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历史纪录。  正如胡晓炼所言,当前较为严峻的流动性状况,是央行再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央行11月11日公布的10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在9月份双双出现回落后,本月再度高位反弹。与此同时,CPI同比数据激增至4.4%,新增贷款接近6000亿元,均远远高出市场预期。  而流动性充裕的状况与近期外汇占款增加较多、贷款投放偏快等因素有关。此外,美国再度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流动性状况。而作为收缩流动性的货币工具之一,除央行一直采用的公开市场操作外,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  不过,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效果,或许是警示大于实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银根的工具”,据王国刚按照现在存款余额计算,每上调0.5个百分比的存款准备金率,收紧的资金量大概在3500亿到4000亿元人民币之间,如果加上货币乘数,收紧资金则超过15000亿元人民币。  “然而,这部分靠上调准备金率收上来的人民币资金,一转手到了商业银行又把外汇资产购买进来了,人民币资金最终又回到了商业银行。实际上钱是出去了,从人民币资金角度而言没有收紧。体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大量增加的是外汇资金。”因此,王国刚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具有紧缩银根的导向效应,却缺乏操作效应。  毋庸置疑的是,央行近期一系列紧缩政策强化了市场的紧缩预期。  调控或打组合牌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达到4.4%,创下两年来的新高。市场普遍认为,未来通胀形势更加严峻,管理通胀预期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未来央行还将继续通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搭配使用抑制通胀。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上表示:从国际方面来看,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助长资产价格泡沫,同时,也导致国际油价、国际金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一个月前的10月11日,央行宣布差别化上调六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0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此次央行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市场均猜测央行近期会否再度加息。  多数学者认为,持续的高通胀水平,决定了国内货币政策已经收紧,未来是否会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取决于未来两个月的通胀率。而在政策选择上,汇丰晋信基金公司认为,加息或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皆有可能。  而近几天,一系列高层的言论也证明,决策层已达成进一步收紧政策来遏制通胀率继续上升的共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金融市场人士表示:目前观察,量化政策仍然是央行的主要调控手段。在经历了10月份的加息之后,面对CPI数据的超预期,央行继续选择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央行仍然倾向于选择量化政策来回笼流动性,从而避免对经济造成过大冲击。上述人士认为: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点,但仍然有调整空间。此外,他预计:“央行二次加息箭在弦上。”  不过,更多市场人士倾向于,政府会运用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政策手段在内的组合拳,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及时有效管理。  胡晓炼此前在央行网站上撰文称: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汇占款较快增长的严峻挑战。胡晓炼认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来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高企的时候,本币适度升值一点儿,进口的东西就相对便宜一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需要大量进口初级商品,汇率调整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胡的上述表述或许在暗示,央行也有可能将通过汇率手段来抑制通胀预期。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1995年的股市

5g人工智能怎么赚钱最快

发动机进气多

肝微创饮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