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回应惠誉下调评级中信招行经营稳健.

频道:卡片知识 日期: 浏览:0

央行官员回应惠誉下调评级:中信、招行经营稳健

央行官员回应惠誉下调评级:中信、招行经营稳健 更新时间:2010-2-23 0:16:53   我国银行业运行总体稳健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就惠誉下调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评级等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背景资料2月2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将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个体评级从“C/D”级下调到“D”级,这是惠誉6年多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同时所有其他银行的评级得到了确认。惠誉的声明说,中信银行的资本状况曾位居中资银行前列,但因贷款规模的大幅增加而下降。同样,招商银行成熟的零售网点、充足的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和更加多样化的营收来源,在同行之中仍旧突出,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资本充足水平的下降。惠誉认为,这两家银行去年贷款快速增长导致资本状况可能恶化,并且表内表外信用风险有所提升。  在惠誉下调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评级的同时,国际另两大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目前则维持其对中资银行的评级不变。  记者:2月2日,惠誉公司将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评级由“C/D”级下调至“D”级。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惠誉公司评级分类情况,并请您分析一下惠誉公司下调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评级主要出于何种考虑?  宣昌能:惠誉公司对某家银行的评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因自身原因陷入困境的风险,即所谓的个体评级;二是银行陷入困境时得到第三方支持的可能性,即所谓的支持评级。个体评级用于评估银行的风险状况和抗风险能力,主要因素包括: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负债表真实性、网点规模、管理水平、盈利能力、运营环境、资本规模以及业务和地域多样化程度。个体评级等级从A到F逐级递减,其中A级最高,表示银行财务状况稳健,F级最低,表示银行已经违约,或者若不能得到外部支持就会违约。从A到E的评级等级之间可能会出现过渡级别,如A/B、B/C、C/D和D/E。  惠誉公司称,此次其下调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个体评级,反映了两家银行由于去年贷款快速增长导致的资本状况弱化和表内、表外信用风险增加。其中,招商银行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是核心资本弱化,以及因近期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和2008年收购香港永隆银行而导致的杠杆率上升;中信银行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贷款规模快速扩张导致的信用风险增大和资本弱化。  惠誉公司调低两家银行评级是基于自身判断作出的。我们希望,包括惠誉在内的主要评级机构基于客观标准对我国金融机构作出公正的评价。我认为,类似的评级调整不会影响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步伐。目前,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两家银行经营稳健,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流动性状况和盈利能力较好。我们相信,广大金融服务消费者和投资者对这两家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投资价值会有自己的判断。惠誉公司调整两家银行评级,既未对市场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也不会影响金融管理部门对这两家银行的监管和支持。  记者:请您谈一下我国银行业运行的基本状况,以及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  宣昌能:当前,我国银行业运行总体稳健。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日益完善,金融创新稳步推进,风险定价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同时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宏观管理、微观监管的有效性持续增强,银行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础不断夯实,成功抵御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内外冲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全面达到8%的监管标准,资本充足水平的显著特点是核心资本在资本构成中的占比高达80%左右。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普通股和净利润留存在核心资本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资本质量普遍较高,吸收损失的能力较强。在较为严峻的经营环境下,我国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础不断夯实。  银行业整体保持稳健运行,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降”,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截至2009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亿元,比年初减少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155%,比年初提高38.6个百分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截至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8.7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3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对于稳定市场信心、促进经济企稳回升、避免出现流动性紧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银行业继续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不断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国银行业改革,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改革的进展情况。  宣昌能:2003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银行业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6年多来,大型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架构不断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已逐步形成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架构与机制;内控机制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IT系统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管理不断加强,风险文化逐步建立;通过公开发行上市,建立了市场化的资本金补充机制,规范了信息披露,加强了对高级管理层的履职约束,资本市场对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促进和监督作用明显增强,同时也扩大了A股市场规模,提高了A股公司整体投资价值,对市场的稳定作用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境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大型国有银行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财务效益。一是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能力不断增强。大型国有银行不断改进流程和管理制度,推进金融创新,注重社会责任投资,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二是加快推进产品、业务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注重社会责任投资,促进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财务状况实现根本好转,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4家银行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提高,接近并逐渐超过资产排名前20名的国际银行平均水平。三是市场地位和实力显著提升,国家注资获得明显收益。按市值计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已进入全球十大银行之列,国有股权在4家银行居于控股地位,账面溢价可观,国家股权分红收益稳定增加,国有资本实现了保值增值。  记者: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主要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下一阶段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宣昌能: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暴露出发达国家金融业在公司治理、风险防范、外部监管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漏洞和不足。而我国银行业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审慎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创新,金融业的发展没有脱离实体经济需求,银行业得以保持稳健运行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加之我国直接融资比例一直偏低,银行贷款融资占非金融企业融资总额超过80%,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近一年多来,银行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呈现“贷长、贷大、贷集中”的趋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较大挑战,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有所加大。同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略呈下降趋势,个别商业银行已接近8%的监管底线,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开始显现。此外,我国银行业务结构和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普遍,受息差收窄、中间业务拓展缓慢等因素影响,利润增速有所放缓,盈利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  下一阶段,我国银行业要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注意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一是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防范银行业自身可能出现的风险。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等重点领域以及“三农”、小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防范贷款集中度风险。  二是在保持利润合理增长、继续优化盈利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保持并不断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提高资本质量,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内部积累、私募发行、市场公开筹资以及创新资本工具等多种方式及时补足核心资本,切实提高吸收损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在审慎基础上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探索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和资产证券化主动调整银行机构信贷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增强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能力。  四是加强银行业微观审慎监管,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科学实施逆周期调控,强化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管理。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要积极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五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农业银行改革,做实和完善“三农事业部”。稳步推进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逐步建立起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和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电子万能试验机

液压万能试验机

电子式杯突试验机

钢绞线试验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