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惨淡落幕八大公私募看后市风物长宜放眼量

频道:银行理财 日期: 浏览:0

一季度惨淡落幕八大公私募看后市:风物长宜放眼量

2020年一季度,全球股市全面下挫,跌幅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20%,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伦敦富时100种股票指数更是出现自1987年以来最大单季跌幅,分别下挫23%和25%;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表现则相对稳定,沪深股指跌幅均不超过10%,创业板指更以红盘报收,独当一面。

一季度已经过去,二季度会否迎来转折?公私募机构建议,以风险控制为原则,着眼中长期的结构性机会。

>>>公募投资总监:以长远逻辑寻找优秀公司

“国际地缘政治和美国大选等或许还会对市场产生阶段性影响,”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认为,但坚信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的决心和执行力不容低估,继续在“自主可控”的时代背景中从科技和制造业中寻找估值合理空间巨大的优秀标的,在稳增长的大环境中从券商、地产等大周期行业中寻找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优秀标的,以长远逻辑寻找国内优秀的创新药公司,中短长结合精选个股构建组合,继续严格控制风险,规避估值明显偏离合理区间的热门标的、规避存在治理缺陷的公司,分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健康茁壮成长的成果。

“整体操作仍然本着风险控制的原则,坚定持有以基本面中长期逻辑为基础的品种,均衡配置,降低波动。”兴证全球基金公司基金管理部投资总监谢治宇表示,从全球的相对估值,以及与无风险利率的对比来看,权益市场仍然具有不错的性价比,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也反映了对部分优质企业的认可。预计流动性环境将维持偏宽松的格局,市场仍然有结构性行情的机会。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易阳方关注目前估值低位的偏周期性的金融地产行业的机会。“今年上半年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半年是国内流动性宽松,均利好金融资产的估值提升。2020年经济阶段性企稳,叠加库存周期底部,企业盈利周期处于筑底过程。在国内政策托底、库存周期有望反弹、PPI或迎来正增长的推动下,明年企业盈利也有望见底回升。行业上,预计疫情会影响到较多的消费相关的个股的业绩,但股价前期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

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莫海波也是着眼长期。“长期来看,经济在疫情的负面冲击下,预计政府逆周期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会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短期被压制后有望出现爆发式回归,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刺激政策和全球主要汽车厂商发力新能源汽车的双重作用下,有望提前出现拐点,迎来黄金十年。另外持续看好高端制造、5G、半导体等成长方向龙头。”他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相比2019年继续回落,由于疫情冲击,经济节奏预计是V型走势,一季度较低,二季度开始逐步回升,全年增速5.5%~5.7%左右。从三驾马车来看,预计出口增速会小幅恢复,消费增速由于疫情影响继续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将出现一定回升,其中基建将发挥重要作用,关注新基建。通胀方面,预计CPI将从高点逐步下行,PPI整体平稳。政策方面,预计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货币政策稳健阶段性宽松,专项债额度会明显增加。

>>>私募对A股信心指数连续上涨

从私募排排网发布的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来看,大多数基金经理对于4月份的行情依然保持中性,持悲观和极度悲观的私募比例持续减少,整体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上涨。

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就是偏乐观的。他认为目前A股处于熊末牛初阶段,上证指数的估值中枢应该在4200-4500点是合理的。对于看好的行业,分别是医药、能源和券商。可转债也是非常好的标的。“投资医药股,要配置全球头部医药公司,而全球医药消费市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这三块占了整个医药消费的70%,要抓主要矛盾。”

星石投资表示新冠疫情虽然扰动了短期的经济复苏节奏,但不会改变两个大趋势,一是在“工程师红利释放+政策全面升级+研发投入高增”的共同呵护之下,产业持续升级;二是存量经济之下消费、周期各行各业持续集中,马太效应强化。沿着这条路径,能够持续挖掘出具备成长性的优质公司。具体来说,重点关注6大行业的投资机会,分别是大众消费与服务、5G产业链、有色、高端装备、新能源产业链、医药生物。

悟空投资也是着眼长期的。“更多资金将流向权益类资产,A股的风险收益比会越来越好。虽然短期来看,全球资本市场的冲击还会持续,A股或将宽幅震荡。但着眼于长期,A股整体的估值在全球范围内相对偏低,指数下跌空间也较为有限,市场上结构性机会丰富,将成为胜率和收益率最有优势的大类资产。”悟空投资称。

展望4月份,泰旸资产认为全球疫情有望逐步稳定,电子产业链供需在预期调整之后有望迎来阶段性回升,但长期前景随全球经济衰退而趋于保守,继续坚守抗风险能力极强的龙头公司。另外,经过疫情期间的习惯培养,游戏/在线视频/直播将日益成为居民主要的娱乐方式,互联网娱乐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具备很强的抗周期性。

上海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定制

光学影像

三次元影像检测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