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建通核心资产遭解散
ST建通核心资产遭解散 更新时间:2010-11-22 9:00:08 大股东倒卖股权金蝉脱壳 2010年11月22日,占*ST建通总资产五成左右的“北京铁通华夏电信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即将被股东大会审议依法被解散;以*ST建通为代表的题材股率先突围,大股东变身国资,股价逆势大涨。 然而,《华夏时报》通过调查发现,*ST建通大股东重组的豪言壮语,其实只是“看上去很美”。公司三次易主,公司股权多次被打散变现流入二级市场,大股东屡借重组的名义套现上亿股权,公司的成长前途渺茫。全流通时代下,这样的运作是否会成为创业板效仿的典型案例,着实令业界担忧。 此外,公司仅有一成多股权转让给河北廊坊市的房地产企业,民营插翅变国有,看似稳健的举动,却在挑战管理层关于地产公司借壳上市的监管红线,一旦盈利能力未见好转,公司将面临退市挑战。 根据同花顺金融数据终端显示,2010年1月以来,实施ST的企业有39家,撤销摘帽的有22家,暂停上市的8家。从三季报看,105家ST公司披露了三季报盈利情况,带星的公司57家,其中,续亏的是32家,面临退市的风险。 原核心资产遭解散 三年三次易主的*ST建通重组之路坎坷且颇具传奇色彩。经历了三年亏损,*ST建通已经变成了一家濒临退市的公司,资产多次被拍卖,经自然人受让解禁后流入二级市场,赚取差价。而即将在22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解散“北京铁通华夏电信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曾经占据上市公司半壁江山的主营业务和资产再一次遭遇破产清算。 事实上,一位熟悉华夏建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看似重组的动作其实是大股东的“金蝉脱壳”之举。大股东的股权在河北邢台轧辊时期是1.76亿股,而到河北廊坊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成为大股东时就只剩下了5005万股,大东家的持股比例巨幅下降,上亿股权全流通之后流入二级市场,公司的重组之路未有大进展,一旦只剩下壳,中小股东的利益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0年9月3日,*ST建通股东北京卷石轩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自己5005万股股权以2.8亿元的价格全部转让给河北廊坊市国土土地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由天地控股变更为河北廊坊市政府,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从最初的57%下降到13.17%。 面对质疑,*ST建通内部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此前的国有资产流失涉及一些历史问题,当初之所以接手公司控制权,全因为债权关系,从去年接手至今,公司一直在清理一些历史遗留的债务,此次转让给廊坊市企业也是看重其国有背景。 铁通华夏电信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中报期末资产总额为7.01亿,北京华夏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报期末资产总额为0.83亿,两者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五成以上。 对此,上述人士表示很平常,解散两个公司主要是基于公司经营方向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主营业务逐步转型为商业地产及其他业务,面对此前的电信行业人才流失与现有的人员配备,剥离亏损的负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变现后资金将会继续投入公司的商业地产项目,尽管不会使业绩大幅提升,但也会保持稳定。 重组左右为难 10月中旬,证监会对外表示,要统筹协调退市机制和ST制度改革,制定发布借壳上市的资质标准和监管规则,在产权清晰、治理规范、业务独立、诚信良好、经营稳定和持续经营记录等方面执行IPO趋同标准,要求拟借壳资产持续两年盈利。 以万科、招商为代表的共计千亿元的增发方案夭折,而*ST九发、*ST德棉、ST国祥、ST百科、ST东源、*ST远东、*ST嘉瑞、*ST商务、*ST白猫、S*ST圣方、*ST北生等十余家欲转型房地产,试图重组摘帽的ST公司更是梦断新政。 然而,近期*ST建通试图清理壳资源后,转型商业地产的想像似乎过于美好。 “ST东源就是最明显例子,金科入主都快一年了,重组事宜获有条件通过,却迟迟未收到核准文件,所以金科还是没有摘掉ST的帽子。”一位上市券商分析人士如是说,一般烂公司麻烦多,成功重组的案例是少数,大部分都是重组了多次都不行;至少未来两年内,房地产的再融资及借壳上市非常难。 一位大型综合券商投行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房地产借壳的并不多,上报材料都已经暂停了。不过,如果一个公司“披星戴帽”的话,不排除管理层可以网开一面,但总体说来,地产公司借壳重组的失败概率高达九成。 “此前排队的就有很多,材料目前都不能报,重组进展将会很难。单纯的大股东权益变更并没有什么,主要是看未来的动作,廊坊国投与其它地产公司盈利模式不一样,以土地储备投融资、城中村改造开发建设投资、旧城改造开发建设投资等为主要业务。尽管如此,它不会公然违反监管政策,只能等待政策变化再增资扩股。”一位资深地产行业人士如是说。 记者多次联系采访廊坊市国土土地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均被称在开会,无法接受采访。 警惕成为创业板套现 效仿案例 一边是善于资本运作的玩家,一边是面临亏损的上市公司。纵观ST公司重组的模式,大股东掏空资产等案例并不少见;变卖股权套现,最后出售壳资源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无法重组下去的ST公司,*ST建通的案例比较典型。 “公司高管利用股权分置的全流通机会获得巨额利润,置公司的命运于不顾。”某券商负责重组项目的徐先生告诉记者,这与公司前后控制人之间出现的矛盾有关系,产权分散的命运就是作为壳卖掉,未来何去何从是未知数。 适逢创业板一周年,以各种方式离职变现的董秘和一些盈利能力每况愈下的创业板公司令业内人士担忧,在有关退市制度迟迟未出台的情况下,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 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高管接受本报采访时直言,创业板刚成立一周年,离真正退市时间尚早,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紧迫。创业板不会出现主板和中小板的ST形式。 作者:王兆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