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炒作为何愈演愈烈?
10月22日的可转债市场可谓创造历史。
一方面,沪深两市共有19只可转债盘中临停,临停数量创造历史纪录。另一方面,全市场可转债成交额接近1200亿元,这是可转债市场史上首次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当日成交额最高的蓝盾转债成交113.2亿元,是同日成交额最高的股票比亚迪的近两倍。此外,价格暴涨的可转债目不暇接,正元转债一天时间不仅翻倍,收盘涨幅甚至高达176.4%。
这些均是本周以来可转债交投火爆,甚至近乎狂热的缩影。
一般来说,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此前价格通常同向变化。本周以来可转债表现疯狂,但股票市场同期整体表现低迷,呈现背离态势,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此番可转债投机炒作氛围更甚从前。
上述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部分绩差可转债爆炒产生“示范效应”,这可能是引燃此轮可转债爆炒行情的导火索。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蓝盾转债。本周一蓝盾转债开启暴涨之旅,当天暴涨64.10%,市场爆炒该可转债的理由之一是将其列入量子科技概念,尽管蓝盾股份很快澄清在“量子科技”领域未进行市场业务开展、无相关业务收入,但这并未妨碍资金的继续炒作。事实上,蓝盾股份目前是一家基本面比较差的公司,不仅公司存在巨额逾期债务,控股股东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被冻结,且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蓝盾转债等绩差可转债的爆炒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示范效应”,让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是绝佳炒作机会,而不需要太关注公司基本面。
其二,可转债灵活的交易制度为相对激进的短线投资者提供了交易便利。相对于股票交易的T+1制度,可转债目前是T+0制度,这对游资等短线激进资金吸引力巨大。一旦出现行情,一些短线投资者日内来回买卖数次,创造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换手率也就不足为奇。此外,可转债虽盘中存在临停制度,但临停只能暂时延缓价格的涨跌。可转债单日并无涨跌幅限制,一天内价格翻倍,甚至翻数倍都有可能,这给炒作资金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其三,部分可转债规模较小,一些可转债在大量转股后实际流通规模更小,在大量资金集中涌入后,容易形成炒作,这一点与股市上小盘股更容易受到炒作的原理类似。
最后,本周以来股市行情低迷,缺乏赚钱效应,可转债行情火爆进一步倒逼股市上部分投机资金,转而参与可转债市场上热门品种的炒作。
总的来说,近期可转债的爆炒,是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市场现象。
不过,如果其中存在等违法行为,比如通过市场操纵“割韭菜”等行为,则还是需要对此严厉打击。
近年来股民对于A股市场实行T+0交易制度,或放开涨跌幅限制的呼声不小。笔者认为,可转债的交易制度可以看做这方面的“试验田”,不妨多给市场一些空间,提升包容度,让各参与者自主适应,形成经验,也未尝不可。总的来说,需要各方尊重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市场干预。
对于投资者来说,则仍需牢记买者自负的原则。
可转债这一品种相对较为复杂,各种条款都会影响其二级市场价格,比如不少投资者对于赎回条款了解不是很透彻,在已触发提前赎回条款后仍旧跟着市场热情追高买入,很有可能因发行人提前赎回遭受巨大损失。
此外,可转债的转股价值,票面利率等很多因素,也都会影响可转债的价值。
总的来说,投资者如要参与可转债,还需多做功课,避免“裸奔”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