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具工业的发展史中有许多辉煌画面。本文介绍了其中几个代表性成就,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新中国工具工业的“四厂一所”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独立的工具工业,只有一些小作坊式的工具车间。1949年,全国只有上海工具厂和沈阳工具厂生产少量钻头、丝锥等。沈阳工具厂后来北迁哈尔滨,并组建发展为哈尔滨第一工具厂。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建成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和成都量具刃具厂,同时对上海工具厂和哈尔滨第一工具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由此形成
新中国工具工业四大骨干厂——上工、哈一工、哈量和成量
,再加上1956年成立的
原机械部工具科学研究院(成都工具研究所的前身)
,这就是我国工具工业核心力量的
“四厂一所”
。
关于新中国工具工业的话题很多,限于篇幅,我们只从《机械工人》中撷取几帧画面。
哈量:新中国第一个制造精密工具的工厂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现哈量集团)于1952年开始兴建,1954年试生产,1955年正式投产,它是
新中国第一个制造精密工具的工厂
。哈量在我国工具工业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它不但是建国初期“156项工程”中唯一工具工业项目,而且它先后向四川等五省援建了5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工具制造厂,这是哈量为我国工具工业作出的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很关注哈量的建设和投产,如1954年哈量开始试生产,《人民日报》随即作了文字报道,其中有如下生动的描写:
我国第一座制造精致工具的工厂——国营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厂房建筑工程已提前竣工。
在哈尔滨新兴工业区,矗立着一片崭新的厂房。耸入云霄的十四公尺高的中央水塔,浅黄色的三层楼高的量具厂房和厂部办公大楼,深红色的刃具厂房,组成了一幅光彩夺目的画面。厂区内,刃具厂的机器运转声,代替了搅拌机、卷扬机等各种施工机械的声音。各车间已进入有计划生产试制时期,制造出来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铣刀、铰刀、丝锥、扳牙和钻头,都十分精致。
厂区内一切景象在显示着这座用头等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工具制造厂,处在全部生产的前夜了。
与《人民日报》的文字报道不同,《机械工人》杂志对此作了连续的画刊报道(见图1、图2),图文并茂,从崭新的厂房到刃具淬火的热处理盐槽,从现场指导的苏联专家到奉命援建的大连机床厂职工车队,从操作光学曲线磨床到铣出第一个麻花钻头……《机械工人》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使我们今天仍能感觉到当年建设者“抑制不住的内心的喜悦”。
图1 新建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开始试生产(《机械工人》1954年第8期封二画刊)
图2 我国第一个制造精密工具的工厂建设成功(《机械工人》1954年第12期封二画刊)
上工:创制新品 总工拜访客户
上海工具厂的前身是协兴铁工厂,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命名为上海工具厂。“一五”期间,经过改造,上工综合实力大大增强,1957-1959 年,上工研制成功镶片圆锯片、花键拉刀、小模数齿轮滚刀和螺旋槽丝锥等
30个
新产品。为了技术创新,当时上工的技术人员经常到客户厂调查,上至总工也是如此(见图3)。1979年,上工制造的
直柄麻花钻被评为“国家金质奖”
,倪志福还前往上工视察。
图3 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具厂总工到客户厂了解“上工牌”钻头的使用情况(冷加工1959年第8期封面)
成都工具研究所工程师作打油诗推广新刀具
成都工具研究所工程师张翰潮从《机械工人(冷加工)》1977年第1期起开设
“机夹不重磨刀具知识讲座”
。这种刀具当时被列为重点推广新项目之一。张翰潮的讲座内容实用,语言生动,颇受读者欢迎。如在第一讲“什么是硬质合金不重磨刀具”中,他把这种刀具的特点总结成四首打油诗,朗朗上口,简明易记,以“调换刀片时间快”这一首为例:
焊接刀具调整难,精度难保时间长。
自动机床停车久,调整刀具是难关。
不重磨刀不一样,调整刀具挺方便。
刀杆不动刀片转,机床干活不得闲。
1992年,张翰潮又在《机械工人(冷加工)》杂志开设“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技术讲座”,同样受到读者欢迎。
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具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2002年,《机械工人》组织了
“切削刀具应用调查”
,并在冷加工2002年第9期上发表了“分析报告”和“数据统计”,获得业内好评。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杂志社组织了第二届“切削刀具应用调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秘书长沈壮行在《金属加工(冷加工)》上发文,他分析了我国现代高效刀具发展和发达国家历史差距的形成及其经验教训,并指出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工具工业今天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同时又站在一个新起点上,面临着更加艰巨的现代化历史征程,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们回顾走过的道路,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必须用全球化的视角来制定发展战略,不存在第二种选择。我国广大工具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国现代高效刀具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沈壮行:《现代高效刀具发展初具规模--中国工具工业30年发展回顾》,冷加工2008年第17期)。
万紫千红 “创新”最美
50多年前,哈尔滨第一工具厂一位名叫段继武的同志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哈一工的同志们进行技术革新的场景,今天读来,他们创新的激情仍很能感染人。文末写道:
我写呀,写呀,不停地写,写这万紫千红的革新之花。这每一朵革新之花都是那样光彩夺目,激动人心。我要写下这一颗颗火一般的红心,写下在生产新高潮中这飞跃的车间!(段继武:《万紫千红写不完》,196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今天对我们来说,新中国工具工业也是“万紫千红写不完”,还有许多色彩缤纷的历史画面。万紫千红,一篇小文写不完,十篇文章也写不完,但是向前看,向后看,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万千颜色中,“创新”这一底色最美。
文章来源:金属加工
声明:资料由本媒体号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资料版权归原公司、机构所有。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