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邹悦
10月9日晚,成都高新体育中心,随着男团决赛的最后一拍落定,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正式落下帷幕。
10天,一场精彩体育嘉年华,来自全球各地的选手们在成都分享体育的欢乐与荣耀,感受成都的温暖与活力。期间,上千篇媒体报道聚焦激动人心的赛事,赛事结果和办赛花絮屡屡登上微博话题热搜。
“在这个美丽的球场里,你们让所有不可能变得可能。”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赞叹。的确,从一流现代赛事场馆的打造和运行,到境外参赛人员的高效入境通关;从闭环内令人称叹的社区化运动员村到极具天府文化魅力的美食美景,这场国际体育赛事全面展示了一个包容开放的成都。也难怪佩特拉·索林认为,这是一场可以载入世乒赛历史的重要赛事。
对于成都而言,世乒赛团体赛是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里程碑,而后还将开启系列国际赛事,不断将赛事的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劲势能,不断将体育产业澎湃发展的动能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宜居活力。
拥抱世界赛事名城,成都未完待续……
“小球”转动“大球”
一扇展示城市实力与温度的窗口
这场本年度世界乒乓球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赛事,是继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项国际顶级赛事。
疫情下的闭环办赛,是非凡荣誉也是极大考验。好在,成都用专业的能力和周密的保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也赢得了运动员们的点赞。
时间拨回9月26日傍晚,从新加坡起飞的首架世乒赛团体赛包机平稳降落,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代表队的183名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入境成都,开启成都的世乒之旅。
旅客从提取托运行李到办结物资通关手续用时最短仅8分钟,从大堂入住酒店只需5分钟……一系列“成都速度”让入境的乒乓球运动员感到非常惊喜。
成都世乒赛组委会对外联络部部长张妍玮认为,“成都速度”来自国家省市各级部门联动,参与抵离服务保障的国家省市级部门包括外事、民航、海关、边检、卫健、公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空公司等,同时也离不开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世乒赛组委会提前谋划抵离工作,开通了官方邮箱,由专人提供一对一的解答;精心打造了集赛事活动推介、活动安排、主办城市介绍等于一体的世乒通App,实现一部手机全览成都世乒赛团体赛。
除了服务的专业性,世乒赛团体赛在“软实力”上的隐形植入,也让运动员们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的温度和热情。
“花重锦官城”、金融城双塔、太阳神鸟……会徽标识巧妙地融入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厚重历史和科技风貌。在运动员们居住的酒店群,紧邻的还有由川西民居组成的文化街区。赛后,大家可以在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化街区散步,可以品尝四川特色美食,可以体验蜀绣、绳编等民间工艺,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欣赏到中国的大美河山。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是很好的城市展示窗口,希望通过世乒赛团体赛让世界的朋友们更加了解成都的美食和成都人的热情好客。”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说。
这扇窗口,让“小球”转动“大球”,充分表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和教练在文化街区的咖啡厅用完餐后,特地在入口处签到本上画了可爱的熊猫,并签上名字,请工作人员转交组委会,以感谢组委会无微不至的照顾。
韩国乒乓球运动员田志希入住酒店后,收到一封来自主办城市的问候信,还有小礼物、防疫物资等,她在新媒体平台留言盛赞:“每一个步骤介绍得明明白白,这是承办比赛的‘天花板’了。”
2021年,成都的城市海外影响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五,其中一项指标国际赛事的影响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二,也就是说成都的赛事活动直接拉升了城市的海外影响力排名。数据显示,2018~2020年,3年之间成都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达67个。随着世乒赛团体赛的成功举办,成都作为“赛事大户”的流量,还将持续升温变现。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在晨辉社区闲置空间蝶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家成立于十年前的成都本地社会组织,起源于成都,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如今已参与上千个社区的社会服务。
被晨辉社区引进后,爱有戏在一年时间里动员了5家共建单位、7个自组织队伍成员的26名党员、5位园艺达人、2名设计师以及近100名居民爱好者,共同完成爱乐花园的设计和施工。和老人们摆龙门阵、和小朋友们手工绘画,爱乐花园的设计就在居民们一言一语中逐渐清晰。
建成后,社区居民还自发建立了院落环境治理队、花园建设队、认领管护队。这一花一木,前所未有地融入晨辉社区和居民的生活。
在爱有戏创始人刘飞看来,放在十年前,这个项目落地也很困难。社区“两委”繁杂的管理职能,令许多专业性工作难以落地;尚在发展初期的成都社会组织,又常常面临缺平台、缺资金的问题。
过去十年,刘飞见证社区治理的“独角戏”一步步走向“大合唱”。成都着力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社区平台政务服务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城乡社区多元服务主体得以茁壮成长。
期间,多个“第一”孕育诞生——
成都市第一家社区公司是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兴办了社区养老院,提出了“两高两术加一养”的服务模式,即高龄老人、高危老人、手术前、手术后、康复康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受到居民的欢迎。
四川省第一个社区基金会是武侯区发展基金会,通过专项基金反哺社区,实现了社区自我“造血”。地处武侯区锦官新城社区的航中街,曾是一个背街小巷,路面坑洼不平、常年积水,经由社区基金的撬动改造,如今以艺术彩绘的形式进行加固,成了网红打卡点。
成都在全国率先探索“物业+社工”管理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物业社会企业,如今,信托制物业正在向全市商品房小区、老旧院落、农集区、安置小区进一步推行。根据测算,导入了信托制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物业矛盾纠纷平均下降八成以上,许多小区甚至直接清零。
2021年,成都进一步探索“五社”联动路径,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目前已建立社区发展治理机会清单发布制度,引导237万名志愿者、1.3万家社会组织在社区提供服务,3.2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与社区组织联建、利益联结、资源共享。
今年的成都“8·25”本土疫情大考中,成都市“微网实格”基层治理体系迅速转化为“微网实隔”防控网络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大屏障”。
“微网实格”以3小时内完成入户组织动员为标准,小区(院落)、街区以30-100户居民或商家划分为一个微网格,将平时的精细治理单元转化为应急突发的“战斗堡垒”。全市6465支街道社区应急响应队伍首批接战,微网格员15万人,物业从业人员19.82万人,省直机关下沉干部1.8万人,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一线9.86万人,下沉报到党员14万,社区工作者2.6万人,志愿者45万人……108万基层力量全面应战。他们在基层党组织的统筹调度下投入成都“8·25”本土疫情防控,汇聚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因“善智”,
更“善治”
早高峰,成都地铁1号线倪家桥站内人头攒动,一辆辆飞驰的地铁列车却无法“消化”不断积压的大客流。不过,这一情况在不久后就得到了缓解——根据客流反馈信息,一辆空的地铁列车进站,乘客鱼贯而入,站台很快恢复了正常。
客流如此快速有序地疏散,背后依靠的正是“城市大脑”交通数据支撑。数据驱动城市治理更精准、更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面对超大城市转型升级提出的诸多课题,成都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聚焦“一网统管”,以“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为核心,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应运而生。三级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搭建“王”字型架构:市城运中心重在指挥调度、统筹协调,区级运行中心强化实战枢纽、衔接贯通,街镇级运行中心聚焦联勤联动、高效处置,市级部门运行分中心重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
几个场景,显现出成都“智”理的不同切面——
4月,成都青白江区一心社区网格员尹琴突然接到了街道智慧平台通过手机推送,显示独居老人郭大爷存在燃气报警。尹琴立即前往,发现是郭大爷烧水忘了关火导致燃气泄漏。道路水浸预警、广告牌坠落预警、疫情隔离门磁报警……类似的预警信息通过智慧终端传达至成都新打造的“中枢大脑”,为市民生活筑牢“防护墙”。
7月,防汛关键时刻。成都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实时监测全市237座水库动态信息,并实现主要河道洪水4-10个小时的预见期。当降雨发生后,系统会根据江河水位涨幅和实际降雨时空分布进行滚动预报,提高预报精度,为组织转移和救援队伍科学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9月,成都市住建局智慧工地调度指挥中心,全市超过3000个重点项目的施工进展、作业状态、围栏设置、裸土覆盖等情况正在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工人操作违规,系统直接进行抓拍,并通过消息或短信的方式通知项目责任人,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智慧防疫、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生活……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成都的智慧城市发展指数,让城市在应对突发状态、极端状态更有韧性、筑牢底线。“一网统管”的民生大数据平台,主动发现、精准服务市民需求,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服务,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治理,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双向互动。在这场“双向奔赴”里,成都秉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依归,把人民对幸福生活最贴近的设想,持续转化为阡陌街巷的平常;人民把对城市的热爱与追求,不断具化为守望相助的行动。
以人性化的尺度表达城市的温度,以绣花功夫探索城市的善治之道,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图景,正在成都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