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财富》杂志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总部位于中国新疆的太平洋建设集团位以营收770.7亿美元(合计约人民币5012.05亿元)居第150名,连续9年入选世界500强,蝉联全球建筑业私企第一。在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48,位列央企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营业额:6219.51亿元)之后,远超央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的3247.39亿元。作为一家私人企业,能够取得如此业绩,实在令人咂舌。
对于在建筑行业数据上神一般存在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对于很多非建筑行业人士来说,一个连续9年入选世界500强,营业额达到770亿美元的巨无霸私人建筑企业,好像基本没什么存在感,与满大街都是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企业的施工工地门楼不一样的是,基本很少见过太平洋建设的承建的项目。那么,太平洋建设真有如此厉害?且看下文:
经营模式惹疑
太平洋建设始建于1986年,前身为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995年,正式更名为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国内首创BT模式(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后移交政府,政府分期支付工程款)。96年从非法、违法(
太平洋建设官方网站原话
),到合法投资建设宿迁市府大道,首创BT(BT—BTO—FEPCO)模式,被誉为“中国BT鼻祖”。2016年,太平洋建设将总部迁往新疆乌鲁木齐。
新华社下属的《财经国家周刊》曾写过一篇报导:《太平洋建设创始人严介和万亿项目或仅10%真实》(如有兴趣,请直接百度搜索文章标题,目前新浪财经仍有刊登)。这篇报导主要有观点有:一、向多名企业收取巨额“顾问费”,却未兑现承诺提供可参与建设的BT(代建)项目;二、宣传投资规模超万亿的多个项目,比如公开报道营口“500亿”、葫芦岛“300亿”、包头市“117亿”、昆明市五华区“100亿”等BT投资协议都没有落地;三、一位据称在太平洋建设集团工作过的内部人士曾在网上爆料,太平洋建设与地方城市签订的规模达上万亿元的BT项目大单,只有约10%是真项目。由于太平洋建设签订的BT项目不提供竞标方案,没有竞争对手,造价存在可以做高的可能。
目前,太平洋的建设的业务结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等)、城市化综合运营(城市更新、环境治理等)。2023年营收5000亿元,需要巨量工程业务量支撑。在目前国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都被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中字头央企所垄断的情况下,加之太平洋主营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综合运营业务直接与众多中字头国企竞争,太平洋建设想要完成5000亿营收,难度可见一斑。
真假BT模式?
所谓BT模式,即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后移交政府,政府分期支付工程款。但太平洋建设集团要求地方政府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第一年支付工程总投资额的35%,第二年支付 30%,第三年支付 20%,第四年支付 10%,第五年支付 5%,这样在5年内投资额会全部收回。在要求提前支付工程款的同时,太平洋建设签订的BT项目不提供竞标方案,没有竞争对手,导致工程造价由自己说了算,存在虚高的可能。
因工程造价与石家庄市财政中心评审的造价相差较大,石家庄正定新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签合同的时候,是参照河北建设造价信息,最终以石家庄市财政厅为中心评审的金额协议付款,但太平洋按造价信息公布的价格来算,一些主要的建材价格和实际的差距就非常大”。故太平洋建设最后退出了石家庄正定新区项目。
2016年,太平洋建设连告六地政府讨要工程款引起轰动。状告的6家地县市政府为:湖南怀化、贵州黔西南两个地级市政府,以及河北宁晋、云南晋宁、山东郓城、贵州玉屏等4个县级政府。
6年仅纳税17亿元?
由于太平洋建设并未上市,故该公司所有财务数据都未进行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故即便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也无法得到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详细纳税数据。
但即便无法从税务部门得到太平洋建设的纳税数据,小编仍发现,2023年4月27日发布在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一篇文章:【乌鲁木齐一季度经济观察之三】大项目大企业纷至沓来,他们缘何选择乌鲁木齐。这篇文章内发现了太平洋建设的纳税数据,文章是这样说的:
太平洋建设集团……2016年,总部从江苏南京迁到新疆乌鲁木齐……在新疆落地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纳税总额近17亿元
。也就是说,太平洋建设自2016年至2023年4月,纳税总额近为17亿元,
平均每年纳税2.83亿元
。作为一家年营业收入达5000亿元,利润386.66亿元(数据来源:财富杂志)的企业,6年仅纳税17亿人民币,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早在2012年,太平洋建设严介和就公开表示:太平洋建设集团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运营商,拥有30万员工,去年实现产值3000多亿元,缴税140亿元,利润额超过税收。他还特意提到:“我做的都是政府的订单,政府给我钱的时候就把税扣掉了。”
反观同为世界500强新疆民企——新疆广汇集团。广汇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453位。据新疆天山网2022年8月6日报道,2021年,广汇集团总资产达2721.19亿元,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032.23亿元,同比增长7.3%;净利润达48.53亿元,同比增长77.6%;缴纳税费87.74亿元。新疆广汇一年纳税额就超过太平洋建设6年纳税总额的8倍,与新疆广汇一对比,太平洋建设的纳税金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仅2000余人购买社保?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2022年5月29日由太平洋建设建团申报的《2021年年度报告》,该公司总部2021年度购买社保人数仅为1789人。
根据公示系统,该公司共对外注册或者投资了100余家分支机构(还包括大量已注销的分支机构)、控股企业(在建筑行业来说也称“项目公司”)。除江西太平洋建设有53人购买、江苏公司157人、西北公司100人,其他项目公司购买社保人数基本为0或者个位数。预计太平洋建设建团整个公司购买社保人数为2000人左右(具体以人社部门数据为准)。太平洋建设以2000多人的力量,创造了5012.05亿营收,人均创收2.5亿。对比之下,中国电建员工总数18万人,阿里巴巴26万人、华为20万人表示压力很大。
以上为查询到的部分分支机构购买社保数据
资质与官网宣传不符?
通过住建部全国建筑市场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四库一平台),太平洋建设的市政施工为一级、公路施工仅为二级,且未查询到建筑施工资质。作为一家以基建主业的建设集团,如此拉胯的企业资质,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其中2020年,太平洋建设申报公路施工特级资质被住建部通报造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17家公路建设从业企业弄虚作假失信行为的处理意见】交办公路函[2020]1461号)。
住建部查询结果
而反观太平洋建设官方网站,公路施工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为特级特级外,市政、建筑、水利水电、桥梁等均为为一级,这让人觉得非常诧异,为何官方宣传的与住建部四库一平台上查询到的,竟然有如此大差异?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太平洋建设官网信息
写在最后
作为一未上市是私人企业,太平洋建设没有义务公开相关企业经营数据,也从未公布过相关业绩、纳税金额、就业人数等,能过获得的公开信息很少。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还是一脸懵逼,根本就搞不懂太平洋建设一年5000亿的营收,386亿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太平洋建设到底是找到了什么样的利润点,让以2000余人的力量撑起5000亿营收?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一家营收超5000亿元的企业,能够做到6年仅纳税17亿元?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住建部、新华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乌鲁木齐市政府、天山网等权威网站。本人仅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不构成对企业市场行情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更不构成对太平洋建设的诽谤、侵权。另本文基于客观、公平立场,不接受任何单位、个人删稿要求,如认为本文侵权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可直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