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大博士生导师郑风田教授发言,新农合一定要警惕商业化,假设全国有9亿农村户籍居民。按照最近的统一比例说,每年有2%的新农合断缴,那么也就意味着1,800万人,在新的一年度没有再继续缴纳新农合。这是什么原因呢?
新农合在近几年农民抱怨还是比较大的,除了每年的费用增长相对比较频繁,另外就是对于报销比例和报销的程序也是有着怨言。但是大家都知道,新农合是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它也是我国民众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成为我国民众整体医疗保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这种基础社会保障的一部分,目前确实让人感觉到商业化程度越来越多。要知道这种社会保障内容,如果商业化程度过高,那么最终会导致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引发更多的不稳定。
其实从国家角度,新农合并没有商业化的任何想法,但是在新农合管理落实过程中,因为某些问题,而变成了一些利益团体的谋利通道,最终导致民众并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障的好处,自然缴纳的积极性是在下降的,产生的效果也远不如之前。
在当年新农合推出来的时候定义非常准确,那就是提供给农村居民医疗保障,让未来每一个民众都能看得起病,不至于因病返贫。一开始每人缴纳20元,到现在已经是每人缴纳350元了。那么其中出了哪些问题呢?
一、新农合商业化程度增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利益团体。
在不少的地方,有着越来越多的新农合报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按照民众自己缴费的金额以及政府补贴的金额作为合计上限总额,最终又成为农村户籍民众报销的上限总额。这样就使得新农合变成了商业保险,而不是社会基本的医疗保险保障。两者的差别意义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参与的积极性迅速下降。
二、新农合报销管理政策,现在各地透明度不高。
很多农村居民感觉缴纳之后,如果发生各种医疗费用的开支,但是在报销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看病之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报销,而且各种通知要求约束之下,最终报销的金额越来越少。例如报销目录过多,很多民众在发生实际报销时,才知道自己属于实际的自费。
三、套现新农合报销的各种违规违法的利益团体越来越多。
一般农村居民看病,先在周边的一些诊所和小医院。只要定义可以使用新农合,开贵药、伪造病情,假住院这些事情越来越多,最终新农合的经费都被这些利益团体给套走了,但是管理和处罚方面跟不上,新农合变成了一块唐僧肉,谁都想来啃两口,但就是农村居民没办法分享到好处。
新农合既然是社会医疗保障,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也应该按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严格管理程序进行严管,在城市中出借医保卡,如果被发现是要被判刑的,针对那些违规的药店以及医院,那也是可以处以高额罚款和判刑的,但是新农合的管理有这么严格吗?
#专家:新农合要防止商业化#
新农合的出现对农村居民是一件好事,但是还是需要持续优化,否则,农村居民无法得到医疗保障,他们的人生还是会动荡不安。
#头条创作挑战赛#